带你认识数仓的增量备份核心设计

如题所述

在数据仓库的世界里,增量备份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数据的过去与未来。GaussDB(DWS)作为一款强大的数仓备份工具,Roach更是凭借其集群级增量备份功能,如同魔术师般施展着它的独特魅力。基于全量备份,Roach实现了累积和差分两种备份策略,累积备份犹如时间机器,从最近的全量备份出发,而差分备份则依托上一次的备份记录,捕捉每一次的数据变迁。

增量备份的核心奥秘在于事务日志和变化块管理(CBM),它们是数据世界的守护者。事务日志(WAL)就像是数据操作的忠实记录者,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而Checkpoint机制则像是一把金钥匙,缩短了数据恢复的时间。GaussDB内核巧妙地引入常驻的CBM writer,它如同数据的翻译官,解析日志中的每一条指令,记录下数据页面的每一次微妙变化,为增量备份的高效进行提供了强大支持。

CBM文件的布局犹如一部精密的乐谱,pg_cbm文件夹下存储着pg_xlog_seqnum_startlsn_endlsn.cbm文件,其中seqnum是文件的编号,每满100M就换一个新文件,startlsn和endlsn则标记了数据范围。CBM提供了几个关键接口,例如:

- pg_cbm_tracked_location: 无须任何参数,它能精准解析数据的位置。
- pg_cbm_get_merged_file: 这是一次魔术般的操作,它将指定LSN范围内的文件合并,然后返回合并后的新文件名。
- pg_cbm_get_changed_block: 这是捕捉数据变化的慧眼,它会合并并返回指定LSN范围内的表记录。
- pg_cbm_recycle_file: 当不再需要某个文件时,这个接口如同垃圾回收,删除旧文件并返回删除的截止LSN。

在实战中,通过CBM,备份过程变得井然有序:首先定位LSN,确定备份的起点;接着,数据插入后,迅速获取新的解析终点;最后,利用提供的接口,轻松获取和合并变化数据文件。CBM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以事务日志为基石,以功能的高效性确保了增量备份的顺畅进行。

总之,GaussDB(DWS)的增量备份核心设计,就像一座数据仓库的稳定守护者,通过事务日志和CBM的巧妙组合,确保了备份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想要深入了解华为云的最新技术动态,不妨关注并探索这款强大的数仓工具,它将带给你不一样的数据管理体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