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对偏文的孩子有影响吗

如题所述

答案是有的


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


1.教师,这个职业不管是在哪个年代都是社会所必须的,每年的文科生都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到教师行业里。教师是铁饭碗大家都知道,多的咱就不提了避免占篇幅了。


2.文员,文员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不论是国企央企还是其他企业,他们对于文员的岗位设置还是比较多的。暂时来看的话待遇和工资情况一般,但是在自己所工作的行业内积累三年或者五年的工作经验之后,你会发觉自己工作的越来越得心应手,待遇和工资届时也会翻倍的涨。


3.财经,金融等岗位,要说理科生赚钱的岗位工作有哪些相信咱们大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要让咱们说文科生能赚钱赚大钱的岗位工作的话,咱们可能要卡壳了。实话实说财经类,金融类专业非常适合文科生,他们开设的课程有相当一部分会涉及到高中的文科,文科生学习会更轻松一些。


4.公务员,对于考公务员来讲文理科生都可以基本是没什么特定的要求,学生前期需要笔试,文笔好的有很大的优势。等到学生考进公务员队伍里,如果文笔很好的话是很受欢迎的,要知道很多时候都是需要起草文案写一些东西的,这个时候你就代表了你所在的一批人你的文笔代表了你们,也就是全指着你长脸了。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


选科选学校


但是选科仅仅只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就够了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本科生而言,学校的重要程度很多情况下是要远高于专业的。要知道,很多专业之所以好,不是专业本身好而是顶尖的大学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使这个专业好。因此对于本科生而言,往往学校更重要,而对于研究生而言,专业则更重要。


那么站在高一看志愿填报院校选择,我们应该明白院校是存在不同档次的:


院校档次的大致划分


第一梯队:2+6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梯队:一线城市的985、211(例如: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或二线城市头牌名校(例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


第三梯队:二线城市的985、211(例如:苏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或者国字头院校(例如:中国石油、中国地质、中国矿业)或发达地区特色院校(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第四梯队:不发达地区的985、211(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或三线城市的特色院校(例如:东北林业大学)


第五梯队:不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一本院校(例如:青海大学、延边大学)


在进行院校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优秀的院校本身所带来的平台和氛围是将来就业和深造的前提,能选更高档次的院校一定要选;同一梯队中,则需要考虑城市的差异和行业优势。


选科三步走


新高考中的“3+1+2”模式,其中的“1”所对应的物理、历史二选一的本质,就是学文还是学理的选择。根据研究与分析:


(1)竞赛班学员要求纯理


(2)重点高中的最顶尖班一定是纯文或者纯理


(3)期末考试物理和历史分数是物理/历史选择重要衡量标志


对于顶尖学生而言,尽管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但是他们最终的“自由选择”也基本会重回纯文或纯理的组合,而这部分同学主要思考的其实就是文理的选择。


那么对于其他高一的同学和家长而言,又该如何选科呢?


步骤1:先想清楚是要学文还是学理;


步骤2:弄明白是偏文还是偏理——选物理的话,生物化学留哪个?选历史的话,政治地理留哪个?


步骤3:选定最后一科——最后一科的选择可以从擅长的科目(偏理解还是偏记忆);学校的师资、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高校综合评测是否考本科目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升竞争力


一是重视语数外三科的学习


夯实基础,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提升学科成绩。得语数外者得高考,三门主科一科也不能轻敌。


同学们重中之重就是学好语数外,语数外考得好高考的分数才会高,其它科目有很多的可能性。


二是确定选考科目。


第一,在高一全科体验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这需要首先是物理与历史学科的选择,也就是偏理与偏文两个方向;其次是其他科目的四选二。


第二,做好生涯规划,通过探索和体验,在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客观环境条件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包括高考政策在内的各种资讯等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方向,从而选择专业发展路径,在确定大致专业方向之后,再倒推学科组合。


新高考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新高考强调教育的“选择性”,带来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以及更全方位的评价机制,意味着同学们除了要努力学习,提升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还必须从进入高中,甚至更早,便要加强探索和体验,学会选择,做好“抉择”和“规划”。因此,生涯规划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无比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