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的规则

如题所述

中国象棋的规则如下:

一、棋盘与棋子

1、棋盘:红黑双方分别掌控楚河汉界各一方。

2、棋子:32颗,各16颗。

红方:帅1、仕2、相2、马2、车2、炮2、兵5

黑方:将1、士2、象2、马2、车2、炮2、卒5

二、棋子行进规则

1、将(帅)——将(帅)守住中宫,不出门

2、士——士走斜线保将(帅)

3、象(相)——象(相)飞田角,不过界

4、马——马踏斜日,注意脚

5、车——车走直线,漫天跑

6、炮——炮打翻山,可横直

7、兵(卒)——兵(卒)勇往直前,不后退,兵(卒)过河也可横

三、胜负判定

擒吃对方将(帅)为胜。

扩展资料: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中国象棋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远远超过围棋,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圆形棋子共有32个,红黑二色各有16个棋子,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比赛开始后,双方交替行棋,消灭掉对方的皇帝棋子("将"或"帅")即可获得胜利。

起源传说

中国象棋起源于中国。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国际象棋也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说,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当于骰子。

(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指必须两人或两组对局联赛),相互进攻,逼迫对方于死路;最后是赢者“牟”(指成倍)取胜利。击败了敌兵(春秋时兵制,以5人为伍),而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汉刘向《说苑·善说》亦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意即劝孟,不妨也像“燕”国一样,斗象棋观歌舞,逍遥一二。所有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因此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8
中国象棋,又称国际象棋,是一种双人对弈的棋类游戏。它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棋艺文化。中国象棋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棋盘与棋子:中国象棋采用正方形的棋盘,共有 9 条横线和 10 条竖线交叉组成,纵线之间称为“路”,横线之间称为“横”。棋盘上共有 90 个交叉点,双方各执一组 32 个棋子,包括 1 个将(帅)、2 个士、2 个象(相)、2 个马、2 个炮(包)、2 个车、5 个兵(卒)。
2.走棋规则:棋子按照规定的路线移动,每次移动一格。将(帅)移动范围有限,每次只能走一格,且不能出九宫。士只能在九宫内移动,象(相)马炮(包)车不受限制,但每次移动都必须跨越一个棋子。兵(卒)在开局阶段只能向前移动一格,当进入对方底线后,可以升变为任何一种棋子(将、士、象、马、炮、车)。
3.吃子规则:棋子可以吃掉对方的棋子,吃子方式有三种:将(帅)吃士、象(相)吃马、炮(包)吃车、车吃炮(包)、马吃象(相)、炮(包)吃将(帅)。当棋子吃掉对方的棋子后,可以按照规定的路线继续移动。
4.胜负判定:一方将对方的将(帅)逼入绝境,无法移动,即为获胜。另一种情况是,一方的棋子数量少于对方,即使将(帅)没有被困住,也判定为输棋。
5.平局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局面会出现重复,此时判定为平局。此外,如果双方将(帅)在同一直线上,且距离为两格,此时也判定为平局。
6.棋谱记录:为了方便交流和学习,中国象棋采用一种特殊的棋谱记录方法,包括棋局名称、红方与黑方、棋子走法、吃子情况等信息。以上就是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要想精通象棋,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第2个回答  2023-09-10
中国象棋游戏基本规则

一、棋盘与棋子

1、棋盘:红黑双方分别掌控楚河汉界各一方。

2、棋子:32颗,各16颗。

红方:帅1、仕2、相2、马2、车2、炮2、兵5

黑方:将1、士2、象2、马2、车2、炮2、卒5

二、棋子行进规则

1、将(帅)——将(帅)守住中宫,不出门

2、士——士走斜线保将(帅)

3、象(相)——象(相)飞田角,不过界

4、马——马踏斜日,注意脚

5、车——车走直线,漫天跑

6、炮——炮打翻山,可横直

7、兵(卒)——兵(卒)勇往直前,不后退,兵(卒)过河也可横

三、胜负判定

擒吃对方将(帅)为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