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现象。

如题所述

解释如下:价格就相当于弹性系数,产量就相当于伸长量,谷贱弹性系数小,则蕴藏的能量就小,则农民能获得的利润就低。
农民种粮的利润受到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而粮食需求缺乏弹性,当粮食获得丰收的时候,其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供给量与需求量(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的相对关系较之前不同,供给量的增幅大于需求量的增幅、粮食出售价格的降幅大于需求量增加(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因而种粮农民的利润下降。
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
我国对于谷贱伤农所采取的政策:价格调控和三农政策等。总的来讲,政府干预粮食市场是国内主流意见,然而这从长远看并不利于我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回答 真正关键的问题在于,怎样维护粮食市场的有效运行。只有完善的市场才最有助于实现各方的利益,无论是农民、消费者还是中间企业。在保护和实现农民利益方面,组织农民合作社是可实现途径。合作社与公司本质区别之一在于所获得的利润按照交易额返还给农户。
拓展资料: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最主要是要知道粮食的弹性低,建议看一下高鸿业微观经济学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25
谷物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E<1,是供给缺乏弹性,即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是很小的。当农民丰收时,由于粮食供应竞争比较激烈,农民采取压低价格来使自己获得市场份额,以此导致粮食的价格下降,而需求量又无法大幅度地增加,所以才会有“谷贱伤农”。
第3个回答  2019-10-04
价格就相当于弹性系数,产量就相当于伸长量,谷贱弹性系数小,则蕴藏的能量就小,则农民能获得的利润就低。
第4个回答  2018-09-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