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天价借条67年后最终结局

如题所述

江门天价借条67年后最终结局:蓬江区民政局与梁诗伟协商后决定:“蓬江区民政局一次性奖励2万元作为对鸿文三姐行动的肯定;鉴于鸿文三姐已故,奖励金由梁启超(梁伟诗)领取,并提交蓬江区民政局作为历史资料保存。

其他生活困难可以通过救济解决,但不能以借据为由提出其他要求。”梁诗伟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他决定用2万元的奖励来修理老房子。主要事件内容:今年73岁的梁诗伟,是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大井头村的村民。2010年年底,他回老家修葺祖屋,在屋顶上找到了这张天价借条,在一个古色古香的盒子里。盒子是明末清初的女人的首饰盒,里面是时期的羊皮钱包,钱包里面有一张红纸,包着一张借条:借鸿文三姐白米共38石70斤,大洋五千元;金条八支,每支一两。待胜利以后,由当地县偿还,付息两分。立据人是新鹤游击队三中队李兆培,时间是三十三年,也就是1944年。网上有搞财务的网友做了计算,这张借条上的本金加利息,算到今天,那得有三万多亿币。

梁诗伟把欠条带到蓬江区民政局,高度重视,迅速向领导汇报。但是,如果按照欠条上写的说法“每年偿还两倍”,60斤白米已经翻了好几倍,当地不可能全部还清。期间,由于紧急需要,游击队或部队临时向民间借据,借用粮食和财产并不少见。我们在早期的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中也看到过这种情况。然而,几十年后,借据被隐藏起来,当事人直到去世才知道,这是相对罕见的。无论如何,这两张借条的出现,另一方面见证了的艰难,也见证了者和之间良好的鱼水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