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分组教学制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是为解决班级授课制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出现的。

分组教学出现在19世纪末。由于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和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求教育培养大批人才,而且要求教育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于是出现了按能力、按成绩分组的教学形式。

由于这种形式往往导致了对差生的歧视,被认为不民主,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受到尖锐批评。5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间科技竞争加剧和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分组教学在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再度受到重视。关于分组教学的利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主要分类

最开始的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后来发展成了四类:外部分组、内部分组、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1)外部分组:是指学校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

(2)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3)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进行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不同。

(4)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不同。

分组教学制的优点:

(1)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

(2)有利于因材施教;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分组教学制的不足之处:

(1)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2)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3)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

(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