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士如何称呼自己?

如题所述

天师:“天师”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的意思,天师一词最早出现于道教典籍《南华真经》中:“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道教始祖黄帝对其老师岐伯尊称为天师。东汉时期,张道陵祖师创立了道教,后人就沿用了“天师”这个称谓,将张道陵奉为祖天师,张天师的后世子孙也承袭了“天师”这个称谓。此外除了张天师以外,还有葛玄、许逊和萨守坚等天师,以及钟馗天师和寇谦之天师等。

高功法师:法师是经过全真拨职或正一授箓仪式以后,在斋醮科仪中担当主要角色的道士。高功法师在行科之时要沟通天地,拔度人鬼。所以道教对法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道士的内炼修为达到一定的境界,才可以行持斋法。一代宗师陆修静认为,所谓的法师应当是“道德内充,威仪外备,俯仰动止,莫非法式,三界所范,鬼神所瞻,关启祝愿,通真召灵,释疑解滞,导达群贤。”

真人:庄子《南华真经》记载:“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敷斋威仪经》则认为“于此学仙道成,曰真人。体道大法,谓之真人矣”。总之,真人是那些道行较为高深的道士才能用此称谓,比如悬壶济世的孙思邈就被称为“孙真人”,再比如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
羽客:《相鹤经》有云:“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道教把鹤认为是仙的化身,道士将自己称为羽客或者羽士,幻想自己能与仙鹤一样可以长生不死,翱翔仙界。

方丈:最开始的“方丈”一词指的是海上的一座仙山,它位于东海中央,是群龙所聚之地,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因此有了“人心方寸,天心方丈”的修行术语,再后来又演变成了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精神领袖的一种称谓。《三乘集要》有云:“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虔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夏竦
仙里肇禋尊妙道,国阳严配报层穹。
杜应然
道院庵中居上道,风雩台畔自生风。
李商隐
道却横波字,人前莫谩羞
杜牧
道泰时还泰,时来命不来
司马光
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王安石
道人三昧力,变化只和铅。
道人今辍讲,卷裓寄松萝。
苏轼
道眼转丹青,常于寂处鸣。
第2个回答  2022-07-04
贫道、贫尼、老尼
第3个回答  2022-07-04
一般都称自己为贫道
第4个回答  2022-07-04
天师:“天师”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的意思,天师一词最早出现于道教典籍《南华真经》中:“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道教始祖黄帝对其老师岐伯尊称为天师。东汉时期,张道陵祖师创立了道教,后人就沿用了“天师”这个称谓,将张道陵奉为祖天师,张天师的后世子孙也承袭了“天师”这个称谓。此外除了张天师以外,还有葛玄、许逊和萨守坚等天师,以及钟馗天师和寇谦之天师等。

高功法师:法师是经过全真拨职或正一授箓仪式以后,在斋醮科仪中担当主要角色的道士。高功法师在行科之时要沟通天地,拔度人鬼。所以道教对法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道士的内炼修为达到一定的境界,才可以行持斋法。一代宗师陆修静认为,所谓的法师应当是“道德内充,威仪外备,俯仰动止,莫非法式,三界所范,鬼神所瞻,关启祝愿,通真召灵,释疑解滞,导达群贤。”

真人:庄子《南华真经》记载:“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敷斋威仪经》则认为“于此学仙道成,曰真人。体道大法,谓之真人矣”。总之,真人是那些道行较为高深的道士才能用此称谓,比如悬壶济世的孙思邈就被称为“孙真人”,再比如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
羽客:《相鹤经》有云:“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道教把鹤认为是仙的化身,道士将自己称为羽客或者羽士,幻想自己能与仙鹤一样可以长生不死,翱翔仙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