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如何做好文旅文章?

如题所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是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进入一定发展阶段之后面临的主要任务,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粗放式快速增长,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已是必然。城市更新的重心也从解决住房问题发展到现在的以提高城市品质、满足人们幸福生活为重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撰写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解读文章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总体目标是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并提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八大任务目标。其中第3条提出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
2021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也明确了“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文化成为贯穿城市更新的核心,遗产保护和生态保护都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城市更新中用文旅融合思维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文化、形象等问题,并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绿维文旅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的文旅融合思路来思考:
(一)文脉价值的时代赋新。一个城市在其历史长河中,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性格”,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将成为重塑城市文化环境、激发城市文化活力的新机会。城市更新的文脉传承重任,既要有文化传承发展的国际视野,又要有文旅交融创新的市场导向,契合时代发展、符合人的需求、实现经济价值。从宏观角度来看,一定要做好城市更新规划,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系统化的梳理城市历史文化体系,明确城市的文化品牌方向,统筹塑造城市精神、基调和风格,并制定相应的文化传承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微观上,形成一系列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微”项目,与历史遗迹、历史文化街区、及知名旅游景点串珠成链,讲好城市文化与城市更新故事。
(二)景观风貌的特色更新。城市综合风貌是城市物质形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综合集中体现,落实在载体上,主要是通过建筑和景观体现的,通过文旅要素的融入,可更加有效的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积极引导老建筑活化利用,引入文化、商业、创意产业等业态,逐步焕发老城区活力,实现我们对宜居城市的构想。一方面是人文取向的软件系统构建,一方面是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系统的构建。
(三)游憩导向的设计更新。城市更新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游憩活动及游憩空间的活力更新。绿维认为,游憩更新最终应构建出主客共享、要素集聚的慢生活吸引力系统和休闲化氛围。可归纳为“基于三个基础,关注六个层次”。三个基础是指环境的舒适、文化内涵的梳理、游憩空间的形成;六个层次是指:主客互动的游憩模式、主题明确的游憩线索、富于变化的游憩节奏、功能复合的游憩内容、立体塑造的游憩氛围、深省顿悟的游憩效应。
(四)科技赋能的智慧更新。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城市更新行动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创新,并积极开展城市数字文化产业、更新数字化体验场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更智能。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科技企业参与到城市更新行动中来,抓住老城区、老厂区、老商区、老住区4大城市更新场景,围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深度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娱乐、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文化产业新业态。

绿维文旅,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三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2005年创立之初,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理念,历经近20年创新发展,以策划为前提,规划设计为核心,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投融资、开发、建造、招商、运营、培训、智慧化等全程全链业务体系,拥有规划、设计、建造、基金等全程服务资质。服务过百余个历史文化名城、老旧工业厂区、厂房、历史街区、城中村的改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城镇类、园区类、街区类、商区类、单体类更新项目提供提升策划、设计等服务。望百度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