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一个管好,还是全家人管他好呢?

如题所述

题主您好,我是 「米宝的爸」 ,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是一个人来 带孩子 ,还是全家人来带孩子,涉及到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比如孩子父、母是不是全职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或者有没有老人来帮忙带孩子;但是,不管是谁来 管孩子 ,尽量 统一管教方式

我们一家三口,宝妈、我和孩子,我和宝妈两个人都会教育孩子,都会告诉孩子一些道理,孩子的行为方式需要纠正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刚才的行为为什么不适宜。但是,我们会 坚持以下4个原则

下面,将逐条解释忽视这几项原则可能会有哪些潜在的弊端,以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么做。

一、爸爸妈妈的管教标准要严格一致

最常见的范例就是“严父慈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不同 家长 采用了 不同 的管教严格尺度 ,这样会让孩子对为自己开脱的家长产生更多的依恋、好感,但是对批评自己的家长心生厌恶。不仅如此,孩子还会产生“我到底应该听谁的”,“为什么爸爸妈妈说的不一样,谁说的才是对的”,“对比爸爸妈妈的观点,我更喜欢爸爸的,那我不听妈妈的了”。

这就是著名的手表效应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块手表,他知道现在确切的时间;如果有两块手表,反而不知道该相信那一块手表,也就不知道现在确切的时间了。

二、每一次管教孩子的时候,谁在管孩子谁就说了算

孩子都很聪明,当爸爸或者妈妈要批评孩子的错误、纠正其行为的时候,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去找另一位家长以寻求帮助和心理上的安慰。

米宝曾经有段时间,当我或宝妈一人对其进行说教的时候,他会说:“我要去告诉爸爸/妈妈”。由于我和宝妈之前已经统一过标准,或者当孩子来找我们“说情”时,我们会说“爸爸/妈妈在说的时候,你就听爸爸/妈妈怎么告诉你”,所以他发现即使去找对方,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所以后来就不再说“我要去找爸爸/妈妈了”。

三、尽量长期坚持一套养育方式,避免朝令夕改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万般宠爱,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结果孩子没有独立性、甚至“好吃懒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孩子大一些之后,逐渐显示出独立的意识,当父母不遵从自己的意愿时,就会开始有了叛逆心理,当父母开始采用粗暴的严厉型教育方式时,孩子很可能就会对父母心生怨愤,而且孩子很容易走上极端,甚至认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


四、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争吵

先分享一个我和宝妈一次在车里争吵的案例。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回家,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我和宝妈争执起来了,说话的嗓门自然就会大一些。本来米宝在车里还有说有笑的,但是当我们争执起来之后,米宝就一下子不说话了,只是安静的看着窗外。幸亏我俩当时意识到问题了,赶紧打住,不再争执了。

五、无论谁来管孩子,如何做到 健康 的教育孩子

首先,在同一件事上,爸爸妈妈的管教标准尽量保持一致,同样,从长期来看,也应尽量避免朝令夕改,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所要传递的道德标准。

最后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如果孩子无意间看到了父母吵架,要向孩子解释爸爸妈妈是因为有不同意见,声音可能有点大,而不是并不是他的错。

欢迎关注@米宝的爸,共同分享 育儿 中的点滴。

我也是结婚以后就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所以父母很少参与进来,我也经常在思考,一个家庭里面,究竟是谁来管小孩子最好?这个最佳人选是谁?孩子爸?孩子妈?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或者是孩子的外公外婆?

1孩子的妈妈管孩子,我们结婚后就有小孩,那时我作为一个爸爸什么都不懂,记得刚生下来大宝,那,时候还在医院,我妈妈说买点什么药给小孩子吃下,以后得不容易上火,我也是很听我妈的话,就想给孩子吃,我老婆就不肯,为此我们也吵架了,但是我们都是刚开始为人父母,不会带小孩,一生病就带去打吊针,可怜的大宝受了很多的苦。

2孩子的爸爸管教孩子,我家孩子自从出生到现在,我很少带他们的,老师对我说:“你们家是男孩,男生就是要父亲亲自抓教育!”自从听了老师的这句话,我义无反顾地开始一天一天的陪伴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我才体会到了自己从来没有学过一天如何做一个孩子的父亲,讲难听一点的话,孩子就想试验品一样的,每天被我们全家人试验来试验去,我感觉孩子生在我们家,实在是太可怜了!

3我想来想去,觉得悔恨的的地方很多。再仔细想想,在一个家庭里面,孩子究竟要由谁来管最合适呢?我的体会有很多。

第一,孩子跟谁姓就由谁管

孩子的父亲是最佳人选,如果是上门女婿,那就是孩子的妈妈是最佳人选,为什么这么讲?这也是我的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现代人都讲利益化,难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已,孩子就跟谁姓,谁就要承担最大的责任,哪怕一边要带小孩一边要赚钱养家,一边教育孩子,我这里讲教育,孩子生活上的事情可以有其它人照顾。

第二谁的品德修养好就有谁来管

孩子是有样学样的,虽然说品德修养好的人将来并不一定会大富大贵,但品德欠缺的话,孩子一辈子会遇到很多麻烦,搞不好就苦恼一辈子。

真正能用心对待孩子的人。

正常情况下,教育和抚养孩子,是家长或长辈的权利和义务!

不单你管,家庭所有成年人以上的长辈都应该管。

当然,你有能力管好,不用家庭人费神也可以。

这个问题不用过分纠结!

我的回答:这个“管”是指哪个管?如果是管教孩子,那当然是一个人管好,大家可以私下提意见;如果是照看孩子,那当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了。

如果是照看孩子

这方面我就不说了,因为道理大家都懂,人多力量大,大家都轻松。而且孩子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大,他会很适应这个集体的生活。要注意的是,照看孩子也是以父母为主,其他人协助即可。



如果是管教孩子

那就是以一个人管教孩子为主,其他人只能私下提意见。为什么要这么说?

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家庭里头每个人都来管他,这个孩子一点生存自由度都没有了,这样的环境让孩子很压抑。

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会发生两种变化,一种就是特别暴躁,别人一说他,孩子就急眼了。另一种就是,你爱说啥说啥,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无论是哪种,都孩子来说都是灾难,这个孩子以后没法管教了。

暴力对待孩子、强迫孩子听话就更不行了。那不是在管教孩子,那是在驯服孩子。驯服孩子,让孩子事事都听大人的,这不是管教孩子,要管好孩子,大人要多读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你得先懂教育,才能来管教孩子。

而且,多个人同时管教孩子,还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就是大人意见不统一。这个说孩子要这样,那个说孩子要那样,最后这个孩子也不知道到底要听谁了。这也没法管教孩子了,不仅如此,有时还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因为彼此意见不统一,最后往往从管教孩子的事上发展成了大人的争吵。



而且管教孩子的人选也很重要,最好是爸爸妈妈,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让老一辈子的人来管教孩子。因为时代在变迁,老一辈的一些观念呢,已经不适用在今天的 社会 了。比如,我家老一辈就崇尚节俭,每次孩子吃饭时,如果多用了一块卫生纸,老人就会喋喋不休地说孩子5分钟。看到别人孩子玩PSP,又出于攀比的心理,张罗着给孩子买 游戏 机。这样的老人,尽量就不能让他们参合到孩子的教育里。

再有一个,爸爸妈妈毕竟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孩子心目中这个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后期的教育也没办法靠老人,能伴随孩子半生,在孩子人生各个时期给孩子指导的只能是父母。

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意见要统一,有事先商量好,再给孩子说。避免因为意见不统一发生无谓的争吵,这样是没法管好孩子的。

总之,尽量由父母中的一名来负责管教孩子,另一个协助就好。而且,如果一个是慈父,那另一名最好就是虎妈。这样的话,孩子也好管理,孩子要是有委屈,他也有倾诉的渠道。

一个人好些,家人提建议

在我们身边,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的事都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好像与爸爸无关,我家也不例外。

孩子们小的时候,从上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孩子的爸爸基本不知道孩子的教室是哪间,班级在几楼,更别说孩子的老师了。



爸爸的陪伴也是缺失的!

今晚上,趁着三个孩子不在,我提出要和梁爸爸聊聊关于孩子教育和陪伴的事了。

于是我温和的对他说:“亲爱的,你看大的两个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你掰着手指算算,陪伴他们学习多少?去学校开过几次家长会?现在仔仔已经读二年级,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有时间在家时,陪陪孩子说说话,探讨一下作业什么的,看你每天 不是没有语言就是刷抖音,这样下去真的……”

我还跟他说,妈妈无论怎么付出和牺牲,父爱是无人可替的,只有爸爸妈妈一起去爱,一起教育的孩子,心身灵才会更 健康 ……

希望今后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爸爸参与的,因为家庭教育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