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六国之战,六国是怎样被灭的呢?

如题所述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__集团,开始亲征。在李斯、尉缭等人的辅佐瞎,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了。

(一)灭韩

秦在发动攻赵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谋,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即借口援燕抗赵,开始对赵进攻。秦军从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赵,但把进攻的重点指向赵国南部,以陷赵军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秦始皇十一年冬,燕赵两国正在酣战之际,秦派王翦率军进攻太行山之战略要地阏与,使这个早为秦国垂涎的战略要地一举被秦拔除,从而打开了从西面进攻邯郸的通道。秦杨瑞和军进攻韩阳(阏与之北),也顺利攻克,这样邯郸的西北方向即失去了屏障。秦桓_军从南阳出发,攻占邺邑所属之安阳。至此,秦军已推进到邯郸之南,仅与赵都邯郸相隔一条漳水和少数城邑。各路秦军虽有30万之众,但由于受到赵20万大军的顽强抗击,在攻占上述地区后,即被阻于现地。后来,经过连续作战,秦始皇将原来由南北3支攻赵部队,编为1个独立作战单位,由桓_统率。秦始皇十三年(公元前234年)这个新编部队,再度向赵南部进攻。桓_避开正面渡河,改由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赵扈辄军的侧后,攻击邯郸东南的平阳。两军于平阳展开交战,赵军被击破,被斩10万人,赵将扈辄阵亡。赵王启用北部边疆名将李牧为统帅。李牧军曾歼灭匈奴入侵军10万之众,威震边疆,战斗力最强。李牧率军回赵,立即同秦桓_军交战于宜安肥下地区,给秦军几乎全军覆灭的沉重打击,只有统帅桓_带领少数护卫突围逃走。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秦始皇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二)灭赵

秦始皇十五年,赵王迁四年(公元前232年),秦又出动南北两路大军对赵进攻。赵军统帅李牧决定先集中兵力,打击北面来犯的秦军,取胜后,再攻击南面的秦军。李牧指挥的赵军机动灵活,风驰电掣,先给进攻番吾的秦军以沉重打击,跟踪追击,驱逐秦军退出赵境,立即回师南进,声势所及,锐不可当,漳河沿岸秦军闻讯,不战而走,上党等地秦军也纷纷撤退,不敢应战,秦军第3次大举进攻失败。赵军虽然在李牧统率指挥下,一再战胜,可是兵力损失后难以补充,单凭现有兵力无法对秦持久作战,必须立即寻求外援。而这时楚、魏业已削弱,燕、赵关系欠佳,只有联齐,争取齐国人力物力的支持,才能与秦相抗衡。秦也察觉赵的这一企图,立即派遣一批策士到齐进行游说活动,极力破坏齐、赵的联合,孤立了赵。秦则不失良机,接着发动又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秦始皇十七年,赵王迁六年(公元前230年),赵发生特大旱灾,秦就于次年再度发动对赵大举进攻。秦军派出南北两路大军并抽调一些少数部族兵参加作战,赵军则在大将军李牧、副将司马尚指挥下,继续对秦军作战。秦军虽经苦战,但胜负未分。秦王和他的谋臣认为秦两次伐赵均被李牧所阻,都深感在军事上无法取胜,遂改用反间计,不惜重金收买赵国内奸赵王宠臣郭开在赵王面前造谣诬蔑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赵王竟不加分析即轻率罢免了李牧、司马尚,改任赵葱、颜聚为赵军统帅,并错误地将名将李牧杀害。

赵王迁由于中了秦之反间计,为秦灭赵铺平了道路。赵葱不是王翦的对手,很快被秦军击败,赵葱被杀,颜聚收拾残兵退回邯郸勒兵固守。内奸郭开被秦收买,甘心为秦效劳,多方劝赵王投降。赵公子嘉则坚决反对,主张战斗到底,率领宗族、宾客参加了首都邯郸的保卫战。但赵王丧失斗志,任由内奸郭开摆布,竟下令开城向秦军投降。秦国攻下邯郸后,赵国灭亡。

(三)灭魏

赵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战略形势,但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四)灭楚

秦军灭赵、破燕并魏后,紧接着大举进攻楚国。楚国此时尚有对秦作战所需要的实力。秦始皇认为年少壮勇的将军李信,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将领,于是便委以重任,李信则受命为秦军统帅,与蒙恬率兵20万对楚进攻。结果遭至惨败,李信军损失惨重,多亏城父蒙恬军的掩护,李信得以突围逃回秦境,才免被俘。。秦军遭受重大挫折,秦始皇虽然感到自己当初对统帅人选有误,但并未动摇灭楚之决心,仍然继续进行灭楚战争。李信失败后,秦军统帅一职只有重行起用王翦。秦始皇移樽就教,亲往王翦家乡频阳邀请王翦出任秦军统帅。王翦谢绝说,身体不好,难以从命。秦始皇则坚持请他出征,并问他有什么要求。王翦此时才说:“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60万人不可”。秦始皇应允。王翦于是接替李信,担任秦军统帅,率领60万大军对楚作战。秦始皇亲送王翦至京郊灞水之滨。王翦请求秦王多赐给他一些田宅。秦王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翦遂带兵东去。王翦根据已往长期作战经验,知道楚军和赵军都具有坚强的战斗意志,是能战能守的军队。楚军新近击破李信指挥的秦军,锐气旺盛,斗志昂扬,对付这样的敌人,不仅没有胜利的把握,一旦行动不慎,还会影响整个战争前途。所以王翦进入楚国后,即令部队在商水、上蔡、平舆一带地区构筑坚垒,进行固守,并令部队不许出战。休整待命,故双方相持数月没有大的交战。楚对秦军大举东进,也集中全部兵力应战。当时秦已灭三晋,无后顾之忧,有物力的大量支援,能够打持久战。楚则无论军事、政治都远为落后。统帅项燕仍然集中楚军主力于寿春淮河北岸地区,等待秦军的进攻。楚王责怪项燕怯战,派人数度催他主动进攻秦军。项燕军只得向秦军进攻,但既攻不破秦军的营垒,秦军又拒不出战,项燕无奈,引军东去。王翦立即令全军追击楚军,楚军为涡河所阻,双方交手,楚军被击破东逃。秦军追至蕲南,平定楚属各地。斩杀楚将项燕,王翦率兵直取楚都寿春,楚国首都被秦军攻陷,楚王熊负刍被俘。秦军进军蕲南,只经1年多的作战,号称南方赫赫之强国的楚,便冰消瓦解。

(五)灭燕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11]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六)灭齐

齐经过燕军进占,元气大为损耗,以至没有力量参与东方各国与秦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在秦军并灭赵、韩、燕、魏、楚战争时期,齐国一直置身度外,坐视各国灭亡。过去当秦赵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赵向齐请求援助军粮,有政治远见的周子曾向齐王说:“且赵之与齐楚,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力主积极援赵。齐王竞没有接受这一具有战略远见的建议,尔后各诸侯国虽几度联合对秦作战,齐都避免参加,或者参战不力,企图讨好于秦。齐王建继位40余年,三晋、楚、燕与秦战争连绵不断,齐由于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未被攻击,上下宴然,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不备兵革,不修战备,政治上达惊人的麻木程度。齐王建本人昏庸无能,齐相国后胜又是一个贪财无厌之徒,秦多年来用重金贿赂后胜,后胜就为秦远交近攻的策略效劳,终日规劝齐王建臣服于秦,朝野上下已无丝毫斗志。所以尽管秦灭六国时,齐还拥有70余座城邑,但仍不堪一击。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贲统帅的军队,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则毫无作战准备,竟无应战之兵。齐相后胜力劝齐王投降,齐王建也就不战而降。

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0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在中国历史上是留下了厚重的一笔,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远交近攻的战略,六国被灭只能说是他们不同心协力,互相攻击最后导致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六国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固执己见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最后皆亡于秦。

秦始皇登基之后,在东边交好强齐国,这样就不会限于两线作战的困局之中,秦国就开始了对周边韩国、魏国的攻击,当时秦始皇重用尉缭,尉缭也是一个任务,打仗打的是非常的厉害,直接就是亡国,把别个国家全部灭了,当时齐国因为和秦国有协议,于是没有去帮助其他国家反抗秦国。

六国之间秦始皇使用了离间计,对于每个国家的大臣都开始贿赂,让这些人在君主面前说那些能打仗的人的坏话,然后秦军就好势如破竹的讨伐他国,之后秦军一路东进,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了赵军四十万人,从此再也没有那个国家能够和秦国抗衡了。

秦国占领巴蜀之后,让李冰修建了都江堰,益州从此成为了天府之国,秦军从巴蜀直接沿长江而下,灭了楚国,白起带兵攻破都城,于是南方的楚国也就被灭了,秦国灭了楚国之后就开了对东方进行了合围之势,最终灭了赵国和燕国。

齐国坐山观虎斗,看着秦军灭了赵国又灭了燕国,但是他自己也没有落得个好下场,五国皆灭,你凭什么还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秦始皇也并没有遵守这个合约,直接把齐国给灭了,于是秦国就一统了六国,建立起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王朝秦朝。

六国被灭只能归于自己内斗,肉食六国齐心协力讨伐强秦,肯定是能够保存自己宗庙社稷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31

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是智取,而并不是勇夺的。

秦始皇在还没有秦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的抱负。所以在秦国之初先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发展。

首先是经济发展。在战乱期间,经济基础决定这战斗的胜负。很显然秦始皇等统治阶级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最先发起的是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最著名的是商鞅变法,主要针对的是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开发和再利用,以及整顿了社会的风气。通过对土地的发展来扩大了国家的税收入。只有国家的收入的增加才可以发展战争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才会有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在秦国起初的时候不光发展了经济,还改革了政治方面,打破了以往的冗官冗兵的高收入的开销。所以才会触及到封建社会统治者阶层的利益问题,这也导致了后来商鞅的悲惨的结局。但是商鞅为秦国带来的是统一六国的必要前提和经济基础。他所做出的贡献是历史不可磨灭的。

秦国统一六国是也是多数靠的是计谋。秦始皇通过六国之间的互相猜忌和不信任来制造嫌隙,使得彼此都不再信任彼此。即使是秦国来攻打其中一个国家,临近的国家也不再会帮助他的。还有甚者两国之间因为嫌隙的不断增大使得互相残杀,最后两个国家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使得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秦国不光是有雄厚的实力作为战争的支撑,还有着过人的计谋来使当时在六国中并不杰出的秦国统一了当时动荡的格局,最后统一了六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