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段话透露出了古代宗族一项重要的制度——祭田制。祭田制度起源于先秦,但是到了宋代才在民间广为流传。
祭田是古代宗族用来祭祀先祖的田产,是整个家族所共有的,由各房轮流掌管。在古代,一个家族中,即使有人犯了罪,哪怕是这个家族的族长犯了罪要抄家,祭田都是不会被没收的,祭田的收入也不征税。
祭田的收入,除了用来祭祀先祖外,也常常用来赈济族内的贫困子弟。因此广置祭田也是为族中子弟留下后路。即便将来犯了事抄了家,至少还能回到乡间种地读书,不至于使家族一败涂地,永无翻身之日。
秦可卿对王熙凤说的这一番话可谓是见识深远、考虑周全了,可惜当时的王熙凤并没有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