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Offer的价值,甚至将之量化?

如题所述

早前写过一篇关于offer选择的文章,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offer。没有的话请努力拿到一个offer,然后再来阅读本文。本文不包含任何的面试技巧,也不是就业指导。本文仅用于帮助选择困难症患者们更好地做出决策。


每年的各个季节里,都会有一些朋友找我来讨论是否跳槽,或是接受哪一家公司的offer,尤以春季为甚。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淳朴思想,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来对各个工作机会进行全面的评估。


完整的决策流程包括三部分:

    理清自己的需求。

    分析工作的特点。

    做出合理的选择。


应届生可直接看Part II。


Part I 你为什么要跳槽?


你为什么要跳槽?重要的问题,应该问自己至少三遍。通过不断地自我提问与回答,你会对自己的需求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情形:

    工资太低

    加班太多

    晋升太慢

    公司太远

    环境太差

    同事太low

       ……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靠跳槽来解决。当你萌生跳槽的想法的时候,你应该首先意识到——这个想法说明自己不满意当前的工作状态,强烈地想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一切。这是你的最真实动机,而跳槽只是你率先想到的一种问题解决方案。最先想到的方案,未必是最佳方案。


    工资太低——低于行业工资的平均水平?低于其他同岗位同事的工资?自己的能力是否已经达到或是超越了他们?是否可以与老板进行沟通?

    加班太多——有哪些工作是当天必须完成的?自己对工作时间的安排合理吗?是否可以分担出去部分工作内容?有没有其他同事丢过来的私活?尝试过申请人力支援吗?

    晋升太慢——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工作内容中有没有未被发掘出的亮点?老板是否知道你在工作上的努力?工作是不是重复的造轮子,导致其难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公司太远——要么忍受,要么搬家,要么跳槽,没什么好说的。

    环境太差——要么忍受,要么跳槽,没什么好说的。

    同事太low——要么忍受,要么变low,要么用自己的崇高思想去净化他们low bee的灵魂,要么跳槽,没什么好说的。


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一下有没有自己的原因。及时地自我反思,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更快地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会从他人的视角来看问题。当你发现,你已经把你所能掌控的事情做到了最好,却仍然无法改变当下的问题时,那么也不要犹豫——跳槽是最明智的选择。


明确了下一份工作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下一节了。


Part II 如何判定工作的优劣?


在判定之前,首先给出优劣的标准:

    在解决核心问题的前提下,能够提供附加价值的工作,为优。

    在解决核心问题的前提下,其它利益有所牺牲的工作,为劣。


不能解决问题的工作,毫无讨论的价值。如果你跳槽后的生活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那么这便是一次失败的跳槽。


接下来,需要提供判定的维度:

    工资

    福利

    股票期权

    职位级别

    工作内容

    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

    部门情况

    公司现状

    行业前景


下面我们逐个解读一下:

    工资——多多益善。需要注意的是:工资的算法是按年薪还是按月薪?是否有奖金?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是按什么比例上缴的?调薪的频率是怎么样的?

    福利——多多益善。需要注意的是:年假有多少天?是否有附加的商业保险?每天的餐费有多少?每个月可以报销的费用有哪些?加班是否可以调休或是有加班费?对于应届生来说,是否解决户口也算是一种福利。

    股票期权——多多益善。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拿到所有的股票/期权?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出售股票/期权?你对公司的未来看好吗?

    职位级别——越高越好。但更多的时候,头衔起到的还是虚荣的作用。小公司的CEO,未必有大公司的经理过得滋润。

    工作内容——自己喜欢便好。有的人喜欢富有挑战的工作,有的人喜欢轻松安逸的工作。但请务必要明白,工作内容与工资是紧密相关的。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其工资也往往少得可怜。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时间上的弹性非常大,一份工作每天的实际工作时长很可能会超过标称的工作时长。加班过重的工作一方面不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自己的成长。一个将时间全部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的人,是不会有时间去思考、规划自己的未来的。

    工作环境——自己适应便好。通常大家比较在意的是公司的位置,关系到自己上班是否方便。

    人际关系——公司里是否有相熟的朋友,朋友是否能够成为一个足以照顾你的「大腿」?在有「大腿」的公司中,你的工作会更加顺风顺水。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加分项。事实上,很多跳槽都发生于熟人挖熟人的场景中,都是人际关系在起作用。

    部门概况——整个部门有多少人?部门业务在公司中的地位如何?发展速度怎么样?缺人又高速发展的重要部门往往有利于自己职位的晋升。

    公司概况——公司在市场中的规模如何?发展速度怎么样?一个业界知名的公司,会为你的工作履历再镀一层金。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往往更利于工资的增长和职位的提升。

    行业概况——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是新兴的行业还是传统的行业?如果你准备进行跨行业的跳槽,那么一定要多了解目标行业的发展趋势。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与更大的市场。


以上十个维度中,工资、福利、职位级别、工作环境侧重于现在,股票期权、部门概况、公司概况、行业概况侧重于未来,工作内容、人际关系贯穿于现在与未来之间。所有明确、具体的维度,都与「现在」紧密相连;所有灵活、宽泛的维度,都与「未来」息息相关。而表面上明确、实际上多变的维度,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纽带。


跳槽,作为一个同时影响到「现在」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未来」的决定,只有在充分权衡了「现在」和「未来」的优势劣势之后,我们才能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那么现在,我们就用评分的方式来权衡各个维度在「现在」和「未来」中的优势劣势吧!


整个评分的流程如下:

    确定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或是奉行中庸之道。理想主义者对未来趋于乐观,认为未来比现在更重要;现实主义者对未来趋于保守,认为现在比未来更重要;中庸之道则平等地对待现在与未来。这一步的选择影响到「现在」和「未来」评分的权重。

    在「现在」和「未来」中分别为十个维度进行评分。评分以自己的感觉为准即可,5分为最高,-5分为最低。工资、福利、职位级别、工作环境四个维度属于「现在」,只需要在「现在」中评分;股票期权、部门概况、公司概况、行业概况四个维度属于「未来」,只需要在「未来」中评分;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同时涉及到「现在」和「未来」,需要分别在「现在」和「未来」中评分。

    计算加权后的各维度评分之和,总分越高的工作则越适合自己。


画一个表格可以帮助你更方便地进行评分。下图为示意图,其中百分比为权重,中间的分割线为分数轴,绿色部分代表「现在」,橙色部分代表「未来」。你需要做的,就是算出各个工作的总分,把它们排列出来。


Part III 遵从内心的选择


在经过评分之后,各个工作机会的优劣已经一目了然了。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只是为了告诉你: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对计算后的结果并不满意,反复(>=3次)尝试调整自己的类型或是修正各个维度的分数,那么请注意:你的心中或许已经有了一个选择,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尝试着找一个充分的理由来支持心中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的作者更支持你遵从内心的选择,而不必在意这些分数。毕竟,评分这种理性而有章法的事总是很简单,而问心这种感性而无条理的事总是很困难。更难于获得的答案,显然更值得我们去珍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挑选出称心如意的工作,或是倾听到埋藏在心底的声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1

通过最近的了解和反馈知晓了,简历出色只是解决了求职的问题

如何判断企业好坏,如何找合适的岗位才是关键


有人会问:

4A真的好么?什么才是好公司?

毕业生能去小公司么?

第一份工作应该做多久呢?不喜欢?

结构前瞻~



这几年来,帮助过很多新人,也遇见很多新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普遍表示,不喜欢、不赞同、不满足;导致这个结果的问题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求职前的心态,对于找工作这件事的思维考量没有想清楚,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求职心态?


早上到公司刷刷新闻聊聊天,过一会就午饭了,午睡迷糊到下班,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多么的轻松和惬意,想想看,似乎比大学还要舒服一点呢……就是钱有点少,有时候还要加班,辣鸡企业,很多职场新人都是这样评价第一份工作的

这种问题和行为,百分之九十的新人都会犯,甚至还很多老油条们

当然很多人的耐心是被无奈消磨成这样的,长期找工作造成的倦怠,个人能力无法被认可等等,当然更多的是一种~舒适度的无法自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找到工作就是一个新的节点,代表了完成了一个阶段,所以很多人会进入,“难得找到了就不要轻易放弃”的怪圈,即使工作不如意、不被认可、薪水不高依然会做很长一段时间,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松懈』『兴趣低』『无端抱怨』等问题

不要『为了找一份工作』

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工作,无关未来的打算,职场的规划,甚至仅仅为了解决长期没工作的困境和窘态,那么接下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加的不好,浪费更多时间。

必要『为了找一个事业』(获得成功的少数人)

相反前面的多数人,小部分人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坚持,所以他们能够跳出怪圈,精挑细选的寻找意向企业,并且在成功入职之后也凭借努力,获得认可;

很多人觉得后者更花时间,但想想看,有目标性和准备充分找好工作难么?



解决了心态问题,我们再来分析关于『Where』的问题

去哪里,什么是合适的去处(以下内容以广告传媒、互联网及新媒体企业为参考)

前面四个是我推荐的,后面个人不建议新人去尝试

那么接下来简单的分析(排名不分前后)









技术类公司的企业为什么不希望新人参与呢?


曾经有个朋友是自学java,其实也还可以拿了很多资格证明,去一个专门做程序的公司,按照具体代码数来顶工资,比如10W句月薪12K……做了3年之后太累,带着项目去360面试,不仅过了,起步40K,他说最开始的低薪有两个原因:

1. 纯技术类公司只看能够解决多少事情,经验占很多的成分;

2. 其他有技术部门的品牌公司着重解决问题,所以效率是关键

他们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例如你乐于交际的话,去营销行业的企业也不错;

如果比较务实慢热,一家规章制度完善的本土企业或许更加适合你。


选择怎样的职场要看带来的价值和未来前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