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庸》:第一章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孩子教育的起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原文)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解读)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领悟、感觉、醒悟、体会、心得)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先前学习的《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不要自欺欺人,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大学》这一章我是用了“不要自欺欺人——消除妒忌心理”来阐述的。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中”就是,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就是“和”。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达到和谐状态,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董仲舒董氏认为“中”是规律、度,“和”是境界、目的;没有的“和”境界,“中”就失去意义,没有“中”的尺度,“和”也就无法达到了。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今天学习中,发现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我突发奇想,这久经常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头疼,看了很多孩子教育方面书,现在发现《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把它应用到孩子教育,不知道可不可行。

        其实前几天,我就有这个想法,这久学习四书五经,里面一定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今天就这样找到了,心里很是激动,就这样好好读书学习,事也就成了。

        首先我把“中和”根据今天所学,理解为,首先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有方法,把规矩、方法学对了,学透了、执行对了,也就成功了。

        首先看看教育孩子方面的要求:要有好的习惯、要有好的品格、要有好的身体、要有好的学习成绩等等,从要求着手,寻求方法规矩,今天是《中庸》第一章,是中庸的一个开场白,也是我从当中的“中和”,找到孩子教育的起点方法——把规矩方法学透、做成。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