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下的根本是宇宙的本源

如题所述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是宇宙的本源。

在礼记·中庸的阐述中,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宇宙的本源。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道德

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为历代儒客遵循与推崇之道德标准。中庸又称中用,庸古同用。意为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确切作者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并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的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可见“与天地参”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