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烈土墓,几代次子情

如题所述

一座烈士墓,四代守墓人。
八十五年前,在邵阳市洞口县花园镇李家渡(现为西中社区)的大道上,红军战士舍命救下放牛娃王康元。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王家祖孙四代人已为红军烈士守墓近一个世纪。第一代王仁德为烈士修坟立碑传下守墓家训,第二代王康元放弃转干在家守护英灵,第三代王水洪视红军如亲人追念一生,第四代王军放弃高薪回乡长伴墓庐。

洞口县花园镇李家渡红军烈士墓。
第一代:舍命相救,世代铭记
1935年12月21日中午,红六军团在花园李家渡遭国民党飞机袭击。当时,王水洪的父亲王康元年仅12岁,放牛回家路过麦子塘时,眼看炸弹就要落在他身边,一名红军战士见状,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将他压在身下。王康元虽然躲过了一劫,但那位战士却英勇牺牲了。
这场空袭中,有五颗炸弹在密集的红军队伍中爆炸,20多名红军战士当场牺牲,血肉横飞。敌机走后,幸存的红军战士和乡亲们目睹那惨烈的场景,痛哭流涕。为报答红军战士对儿子的救命之恩,王康元的父亲王仁德冒险叫上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名贫苦农民,与红军战士一道,将牺牲战士的遗体装在临时征集的6口棺材里,安葬在王仁德家唯一的豌豆地里。
烈士长眠李家渡,红军事迹传遍十里八乡。老百姓对红军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深感敬佩,但当地的地主劣绅却对红军打土豪的行动怀恨在心。次年开春,便叫嚣着要把红军的尸骨挖出来,丢到蓼水河里去。
为保护烈士尸骨,王仁德又组织农民连夜将烈士的棺木移葬到荒无人烟的长岭界,为掩人耳目仅搬了两块红石头放置在坟头作墓碑,方便偷偷祭拜。甲长、保长伙同地主劣绅,逼迫、引诱村民招出烈士尸骨所在,村民们一致保守秘密,坚称尸骨已经丢进蓼水河里,用民心保住了烈士尸骨。
“王家要世代铭记红军的恩情,不管以后时局怎样,清明节一定要先祭烈士再祭祖宗!”弥留之际,王仁德拉着儿子的手留下家训。就算在国民党强权统治的年代,王家偷偷祭拜红军烈士也从未间断。
第二代:不忘初心,守护英灵
1958年,王康元迎来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当年,作为土改干部的王康元因工作得力,被组织推荐到邵阳地委参加培训,有机会转干。想想家里三个嗷嗷待哺的子女,他心动了。因为家里确实很困难,可他也有顾虑,儿女都还小,如果转干后要在外工作,就难以照顾到红军烈士墓。
纠结之际,他习惯性来到烈士墓前抽袋烟,坐一坐,看到墓上又新长了杂草,便轻轻拔去。“生活苦,努力干活家里还能吃饱饭,要是我走了,这墓怕是真的荒了。”红军连长拼命救下自己的场景犹在眼前,王康元坚定了信念,毅然放弃了这次机会。
晚年,王康元分别给两个孙子取名王军与王勇,希望他们以后能成为军人,传承红军精神,英勇无畏,造福人民。每年,他还要到西中学校讲述红军舍命救下自己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
第三代:红军如亲人,追念一生
“父亲每次去红军烈士墓祭扫都会带着我,我从小就知道是红军救了父亲,没有红军也就没有我。”在王水洪心中,红军烈士就是如同父亲一般的亲人存在,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到墓前上香祭拜。
1989年4月,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王水洪带着一家人,怀着沉重的心情,首先来到烈士墓前祭拜,随后才到父亲墓前。他哭着告慰父亲,自己一定会遵守家训,世世代代将烈士墓守护好。
令王水洪欣慰的是,1997年,儿子王军如父亲所愿参军入伍,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退伍后,为了生计在外闯荡,只要回到家乡,第一时间就会来烈士墓前祭扫。

第四代守墓人王军带着家人清扫烈士墓。
第四代:放弃高薪,回乡守墓
“我这段时间身体越来越差,扫墓也有些吃力,但烈士墓不能没人管,你看能不能回家发展?”2013年,正在澳门工作的王军接到父亲的电话。
“红军恩情不能忘,作为家中长子,接过这支‘接力棒’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继续守墓,王军最终放弃外地的高薪工作,选择在家乡周边务工。
“没有共产党和红军,就没有我们家,更没有现在的幸福日子!”现在,他做得最多的就是把红色故事以及祖辈守护红军烈士墓的家训讲给一双儿女听。每逢周末,王军15岁的儿子王亿文和7岁的女儿王小朔也会早早起床,拿起小笤帚,跟在王军后面打扫墓地,动作稚嫩却一丝不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