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一、个人介绍

本人来自河南某双非一本高校,现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大四那年没考,从四月份到十二月份备考,初试395(数学139 专业课107 英语77 政治72),复试300,专业第九,现已被人大产业经济学录取。

二、择校原因

①以后想在北京发展

②人大经济学学科在全国比较靠前,感觉考研难度会略低于清北;

③本科的专业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需要读博士,并且是一门基于大量实验的学科,我很不擅长也很不喜欢做实验,也没有读博士的打算,打算选择财经类专业硕士毕业后就业。

④当时确定报考志愿时候在金融专硕和经济类学硕之间徘徊了一阵。考虑到专硕学费贵出来十万多,并且金专考研的数学是396经济类联考,难度低于数学三,感觉难以发挥工科生数理基础的优势,因此选择了学费便宜且考数学三的经济学学硕。

三、考研初试经验

(一)专业课复习:准备初试教材、规划复习安排,在教材理论和真题练习实践中逐步进阶如果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都已经确定,那接下来就是重点,总的思路都是教材通读+教材重点和习题+真题练习和考试重点回归教材。

我在网络上找到很多版本的人大专业课教材,关于复习重点参考教材说法不一,结合我的复习经历,以及与考试的贴合程度,说说我的复习参考资料:

①政治经济学部分: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的目录框架辅以程恩富《政治经济学教程习题精编》的计算题练习和历年真题在第一复习中首先通读了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和宋涛的《政治经济学教程》,感觉内容差不多,之后我果断选择后者作为重点教材进行精读背诵,根据目录理清逻辑顺序,在脑海中搭建知识框架,然后再次进行重复精读,建议可以结合课后习题部分进行自提问和答案分段论点句标注,这样既填充了知识框架细节也有助于抓住重点;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一边复习教材一边看历年真题,分析出考点分布以及分论点答题内容和方式;最后第三轮复习中建议重点关注社会主义部分的15分大题,这一部分重点参考历年真题,另外人大政治经济学不时会出现计算题,这个部分除了历年真题外,建议在程恩富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习题精编》中找一些计算题练练手,这两个大题往往能在分数上拉开差距。

②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高度贴合考研真题,强烈建议精读至少三遍!

宏观经济学我个人很喜欢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整个考研复习中几乎只有这一本教材,第一轮复习我精读了两遍(包括案例研究、附录和简单的习题),其中不是很清晰的部分我选择性阅读高鸿业教材补充参考,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架构;第二轮我认真研究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的全部习题(包括附录习题)并对其知识框架中的重点难点有粗略的了解;第三轮主要研究历年真题中的考点分布,此时会发现许多真题来源于《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仔细研究曼昆《宏观经济学》,里面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重点难点,这样不断重复、补充知识结构和熟悉题型;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课本中把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果对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有点混淆的,建议参考放方福前老师的《西方经济学流派》辅助理解和分辨。

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的习题配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目录框架

③微观经济学从目录和脉络来看其实是很清晰的,但是很多计算部分涉及到数学也就有些难度,第一轮建议使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相对简单容易理解,有助于快速建立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第二轮建议使用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并且要注重其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其中的题目类型与802考题贴合度也非常之高!虽然书本很厚重难以找到重点,个人建议对于涉及到计算的相关章节,一定要搞清楚基本概念,然后配合例题、习题进行学习(尤其是效用、均衡等),这个部分个人觉得和数学复习是相互有助于理解的,最后第三轮真题练习之后依然要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将外部性等论述题型补充到知识体系中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数学方面(张宇高数18讲线代9讲概率论9讲 1000题 数学30年历年真题 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 张宇命题人八套四套 李林八套四套)

①基础: 微积分和概率论我一直是跟着张宇复习的,因为自己看有的东西真的很无聊,但是张宇讲课我觉得很风趣,至少我很喜欢,有的时候穿插着一些名人轶事之类的,就让人感觉原来数学也很有意思。

线代的话我跟的李永乐老师,买线代辅导讲义,他的很多方法真的很简便,感觉提高做题效率。数学我的复习计划是先过一遍基础,因为好长时间没碰很多都会遗忘,每过完一章都会认真做课后题,这样过一遍下来就会有个大概的轮廓了。

②然后开始二轮复习,就是做买的各种1000题660题之类的,挑一种就可以,我用的1000题分为abc三组,我先做的ab组容易一些的,其中肯定会有一些自己不太会的题,这个时候就是查漏补缺的阶段,不会的知识点要圈出来着重记忆,把不熟悉的地方再好好复习清楚。等到所有ab组做完再做c组,相当于又过了一边。我认为对我来说有些模糊的知识点我会着重去多看几遍,总结这个章节的题目都有哪些类型的题,比如中值定理那块,就开区间一般是用介值费马罗尔拉格朗日定理等,闭区间就是用积分中值定理。

③数学真题具体我也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了,可能是八月份或是更早,不知道我这种是不是属于题海战术。

④冲刺。最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模拟卷,可以做一些,但前提是真题真的都吃透了,不要因小失大放弃真题疯狂做模拟题,我好像做的还不少,张宇命题人八套 最后四套 李林的四套 八套都做了,我不喜欢李林的课,但不得不说他有的题确实压题了。总之数学最后一定要常做保持做题的感觉,真题在前,真题都熟悉了做模拟。

(三)英语(恋恋有词 何凯文长难句 张剑历年真题 韦林写作宝典)

①初级阶段一直刷恋恋有词和词组背多分,朱伟确实话超多,但是这种通过句子来记单词的方式真的比背单词书好的多。我觉得英语就应该先提高自己的单词量储备,然后开始研究长难句,最后再练习怎么在文章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考研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线学习,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要一上来就着急做历年真题。暑假之前务必打好单词的基础,可以适当学习长难句的分解。

②暑假开始从最早的真题练习起,每一份真题都要利用好,不要做过对完答案就放一边,一天做真题,两到三天研究每一篇文章的每一句话,我是会对着解析自己过一遍文章结构和具体的翻译,再看具体的题的解析,对错都会看一下怕自己有的只是因为蒙对。阅读我觉得何凯文的方法还挺好的,因为考研阅读不是像四六级那样可以从原文找对应句子,要分析也要会一定技巧,我有看何凯文的阅读课,确实再读文章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还可以跟着何凯文微信公众号每日一句练习。

③九月份我开始练习写作文,一定要动手开始写,如果只看别人的作文永远也看不会,刚开始可能写的很烂,我会对着范文的中文去翻译,然后和范文对照进行修改,因为刚开始我连中文都不知道写什么好,就先练习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好的文章段落可以背一背,然后慢慢会发现自己看到作文题会有点知道中文怎么构造文章了。写+积累,我是专门有个作文本,三四天要写一篇。翻译别人的文章一段时间后要开始自己写,先列提纲,小作文(明确我的身份,收信人,写信目的,语气),大作文(主旨,描述图片,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如果不怎么做会有什么结果等,结语),限定自己规定时间完成写作,看范文有什么好词好句,自己的文章可以如何改进,可以利用范文的思路或是词组句子,把自己的文章好好改一改,如果有研友还可以相互之间批改作文。

(四)政治(肖秀荣精讲精练 1000题 肖四 肖八 徐涛小黄书最后20题)

①暑假我就开始跟着徐涛老师学习,强烈推荐涛涛!又萌讲课又有趣,政治真的非常无聊,真的必须得有人带着我要不一看准犯困。暑假从强化课直接开始看,我是徐涛的课对着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会有不太一样的地方,但没什么影响,大家也可以买徐涛配套的核心考案。看完一章做题巩固,不过不要写上去,先写到一张纸上,错题在原题标记以后方便做。听课要会做笔记不要只是简单的听,徐涛老师会在该记笔记总结的时候提醒你,超细心!政治也是有自己的框架的,要对框架有个理解才更容易记住,单靠死记硬背会增加很多负担。

比如马原包括马哲 政经 科社,马哲是基础是方法,我们要用马哲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阶级剩余价值这一事实,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社会主义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所以马哲是方法,政经是主要内容,科社是归宿,有这样的内在逻辑。

②知识点提要我也买了,感觉除了那个时间线没什么太大用处。政治真的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要多做做题提高自己的记忆。之前做的题对了再做也有可能会错,所以还是多做几遍吧。期间我还会跟着徐涛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做题,还会有阶段性测试,一定要关注,之后还有带你分析题,带你背题各种活动,跟着涛涛绝对不会错。

③分析题真的不急着做,就是要到最后疯狂背,太早背很容易就忘了。好像就是最后一个月左右吧。在出来肖四肖八以后就可以先做选择,大题可以看看熟悉一下,最后阶段我的政治背题就是肖四肖八和徐涛的最后20题,说是20题,但每一题拓展的真不少,背完了整个人都感觉升华了。但我觉得徐涛最后20题真的很管用,就你可以通过他的这些题提取出一种思路吧,并不是非要一字不差背下来,如果理解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也没问题,而且你背多了这些套话,答题时也差不多会有交叉,答一些背过的靠边的话也可以充字数的。

四、复试(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政府报告)

年前就买了这本书但一直都没看,知道出了初试成绩才觉得自己应该赶快复习了。复试专业课笔试基本都是课本上的内容,所以一定要好好看课本。我自己是总结名词解释,以及可能会考的简答题要点。英语笔试是中英互译,英译中感觉就是和政府报告啥相关,有什么全面建设小康之类的词,所以看看政府报告会有些帮助。专业课面试的题真的很看运气,范围很广,覆盖到你没看的内容也是大有可能。

还是要对自己的复习进程有个大概规划,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能完全按照别人的时间表来强行安排自己,我复习的时候在家,每天就是7:30起床,8:00开始复习,12:30吃饭,有时候困了自己就会睡着,14:00继续复习,18:30吃饭 有时和爸妈出去遛弯,回来继续看书,到23:00准备洗漱睡觉,有效复习时间会有波动,而且家里事情多,自己心情也会有波动而消极学习这样的。还是要视自己的情况而定,尽量让自己的生活规律一些,前期每周可以给自己放松一个下午或一天,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压力太大崩溃。我效率开始下滑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制定每天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完成,这样有目标可能会激励自己。关于网课不一定要看那么多,要看是自己复习效率高还是听课效率高啦。因为听课毕竟还是会占用不少时间的,要回自己时常复习总结,不然听过还是会忘记。

五、给学弟学妹的话

最后要说的是,考研对大多数没有背景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来到人大之后我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就业质量和思维水平远远高于本科学校的水准,我深深感谢在考研过程中给过我照顾的学长、朋友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之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在这里衷心祝福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也顺祝自己学业有成,两年后找个好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