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鼓励教育和打击教育哪一种更有效?

如题所述

肯定是鼓励教育啊,因为越鼓励的话,很多的孩子,他会更加的奋发向上,如果是打击的话,一律的打击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7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鼓励教育比打击教育更好一些因为鼓励教育可以让孩子不自卑让孩子更有自信心更愿意学习。

第2个回答  2022-02-27
“鼓励式教育”要想取得最好效果,还要掌握方式方法。

01 明确目的

很多家长谈及教育往往都忽略了目的,或者是很笼统的概述目的,比如我是孩子亲生父母,怎么会害他之类的。要确切地提出目的,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里说的是品德方面,不是以后的成就)。你不害孩子,不代表你能帮助孩子成长,所以明确目的还是很重要的。

02 了解孩子的情况

很多时候孩子的眼睛往往能看穿一些成人世界的虚伪,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抵触心理。有些家长根本不是在教育,而是在表演。有时候我看这样的父母觉得他们比真人秀演员还要夸张。比如总在积极表现出一副很关心孩子的情况,实际上可能连孩子上学是哪个班级都不知道。但真正的用心是能被感受到的。往更深了一层说,只有了解自己的孩子,才会针对性地做出一些教育。身教胜过言传。



03 做引导而非立标杆

孩子是生命体,他有自己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你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总以为自己很正确,把自己当作标杆来对孩子进行批判。说句很实在的话,你在生活中的行事为人未必多么高明,所以用自己为标杆的批判是一种很愚蠢的教育方式。



04 学会沟通

学会沟通,重要的是做到有效沟通,不要弄到最后你连孩子心情好不好都不知道。只有可以正常沟通,才能说到更进一步的教育话题,而好多家长实际上连正常沟通都做不到。沟通方式是需要摸索的,而不是固化到可以用某种方式一言蔽之的。在这点上没有捷径,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朋友似的教育就不完全正确了,因为对于朋友你可能没有阻止他一条道走到黑的能力,但对于孩子你必须要去阻止他成为一个恶人。



05建立尊重

每个年纪有每个年纪的烦恼,好多家长都不理解孩子的烦恼,要么是在嘲笑似乎的打击,要么是自以为是的建立所谓的规则,强迫孩子必须遵守。

另外,有太多的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比如考上某校,学会某种艺术特长。或许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并不能意识到。但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毕竟没有人有义务替你实现梦想。
第3个回答  2022-02-27

孩纸还小,性格处于培养阶段

还会犯错误

这是难免的

是成长过程的必经阶段

需要鼓励和纠正

打击会挫伤孩子的信心

可能造成胆小怕事,瞻前顾后的性格

第4个回答  2022-02-27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鼓励教育对孩子应该更有效,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信心,只有鼓励才能够让孩子更加的进步。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想寻找一份宁静,找一个独处的空间,然后让自己的思绪随风飘荡,在胡思乱想的宁静中暂且逃避一下。当灵魂承受不住生活的负载时,只能向天空发出累了的讯号,太累了,这种累的感觉可不是常人能够想象。每一天都想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份宁静,然而,真的很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或许我只是一个庸人罢了。为什么要去寻找什么的宁静呢?其实是想期望平和,在今年这个不平凡不好过的日子里。我反思了又反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生活中的种.种,总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牵动人的思绪。说到寻找的宁静,每个人都期望拥有这一刻。而对我来讲,独处的时刻中可能这种感觉更重一些,然而那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虽然人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但是心早已经飞到不知什么样的境界中去了,经常颜面依笑的我,在内心的恒定已经将一切纷杂的事物看穿看透。人有时会假扮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其实不然,这一切的外形也缘于无数次摸爬滚打,然后是反思的终结。没有真正好处上的激动,没有对生命对自然真正发自内心的崇敬,没有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激与欣赏,没有那种通透的理解,没有一颗善良的易感的心灵,也就没有最后的悟醒,更没有那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恬淡与超脱。许多时候为了寻求宁静而产生的动力,远远大于一切外部事物所引发的某种力量,每一个人在追寻宁静的过程中,也可能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我笑着问自己。对于一个真正融入生活中的人来说,会感叹世界造物的神奇。会对生命和自然发自内心的崇敬与关心,这才是一种真挚的感激与赞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