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中的“不争春”和“笑”字更体现了梅花的什么品格?

如题所述

“《卜算子·咏梅》”中的“不争春”和“笑”字更体现了梅花乐于奉献,谦逊脱俗的品格,作者以冰雪衬托风骨铮铮的梅花,以梅花的品质、梅花的形象象征中国共产党人,象征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原文: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一首词。他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所以他要再读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

2、作品赏析:

作者将梅花的自然美与人的德善美有机地融为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词中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写出了梅花富于挑战性的个性和谦逊无私的高风亮节,较完美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

以冰雪衬托风骨铮铮的梅花,以梅花的品质、梅花的形象象征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卜算子·咏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22
体现了梅花大度,奉献的品格。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 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词人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此时,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祥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毛泽东此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第2个回答  2010-12-20
卜算子·咏梅”中的“不争春”和“笑”字更体现出:梅不与世俗计较,谦逊的品质和洁身自好,积极乐观的品格。

“笑”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刻画了积极和观豁达开朗高尚品质;从“不争春”可以看出梅不与世俗万物争奇斗艳,体现出谦逊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刻画出作者不同流合污的情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21
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第4个回答  2012-12-21
哈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