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简要注解是什么?

如题所述

家训(家规)例子:
1.每天一放学就回家,不许在马路上闲逛 。

2.出去玩时要和父母说一声 。

3.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做一个孝敬懂事的好孩子 。

阐释说明 :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立好家规特别重要.而家规应该从培养孩子的习惯入手.让孩子懂得放学必须回家在马路闲逛会造成危险,出去玩要和家长打招呼,这样家长才有心理准备然后对孩子的去向掌握,减少危险系数.百善孝为先,孩子要学会孝顺父母,要懂得美德传统,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培养好的习惯会使他终生受益。

经典家规家训:

1、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2、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3、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5、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10、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如果心底不善良,那么即使再讲究风水也是没有用处的。

二、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如果不孝顺父母,即使再供**明也没有什么用处。

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如果兄弟之间的关系都相处不好,那么外面交再多的朋友又有何用呢!

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一个人的言行不端正,读再多的书也不会改变他的气质。

五、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如果一个人心高气傲,骄傲自大,听不得不同的意见,那么他再博学也是无益的。

六、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如果一个人做事偏执,不讲道理,那么他再聪明也是交不到好人缘的。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如果时机尚未来到,那么怎么强求都是无用的,所以在坚持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顺其自然就好!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如果一个人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取钱财,那么即使他拿这些钱去做善事也是不可取的!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如果一个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经常熬夜等做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伤了元气,事后有再多的医药也换不回健康的体魄!

十、*恶肆欲,*骘无益。

如果一个人生活放纵奢侈,荒*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德,也是枉然无益!
第2个回答  2017-12-14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 ,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谦,《中庸》之所谓戒慎戒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过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骇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感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性,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处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就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意,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后世论求仁者,莫精于张子之《西铭》。彼其视民胞物与,宏济群伦,皆事天者性分当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谓之人;不如此,则曰悖德,曰贼。诚如其说,则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足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衣所进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担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 不许也,其能久乎?

第3个回答  2017-12-14

(1)家训
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也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2)家规
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3)家风
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

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
即构成了家风。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注重家法、国法

(二)、和睦宗族、乡里

(三)、孝顺父母、敬长辈

(四)、合乎礼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六)、修身齐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