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农村大办酒席规定

如题所述

1)2014年农村禁止办酒席,这的确是好的消息和政策,既浪费财力,又浪费人的精力。
2)下面是武隆县和顺镇人民政府印发的文件,供参考:
一、倡导节约,狠刹大操大办
  提倡新风尚,禁止大操大办。各村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原则上允许婚丧嫁娶、年满70周岁以上整十寿宴文明节俭办理外,其它升学、参军、开业、生日、搬家、生孩子、修房等名目的酒席一律不能操办。
  婚丧嫁娶酒必须是本人、本人子女或本人直接监护的亲属办理。70周岁及以上整十寿宴只能由本人或本人的直系亲属办理。以上酒席只允许一次办理,不许大操大办、提前操办,禁止以同一名目多次操办,借机敛财。
  二、规范管理,严格审批程序
  实行事前申报审批制。按《村规民约》的要求,符合办酒范围且需要办酒者,在办理酒席15日前(丧事事中或事后补报)提供相关证明(结婚证、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办理的桌数,聘请的厨师姓名等资料),到辖区村(居)委会填写《和顺镇农村办理酒席申报审批表》,经村(居)委会公示无异议后批准,并报镇综治办审核备案,同时签订《酒席办理安全责任书》。
  三、上下联动,严查违规操办
  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村(居)、相关工作部门负责抓好本辖区操办酒席和制止违规滥办酒席工作。
  各村(居)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等方式,讨论制定规范酒席办理的《村(居)规民约》。负责本辖区内自办酒席申报审批、违规处理,积极抓好舆论宣传工作,引导村(居)民构建革除陋习、崇尚文明的社会风尚。各驻村指导组协助联系村(居)开展好该项工作。村民小组长负责本组自办酒席的宣传、申报指导,对本组居民自办酒席进行初审。全体党员、村组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民代表要充分发挥模范作用,自觉带头抵制和举报滥办酒席的行为。
  镇政府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办室及相关人员要切实履行群众自办酒席的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职责,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自办酒席中未办理健康证的厨师进行查处,对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酒席,严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镇建管办,市政执法队对滥办酒席污染环境,影响市容、村容的要严肃查处。
  四、明确责任,强化纪律保障
  镇政府将治理群众滥办酒席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各村(居)党支部书记、主任、专干对群众滥办酒席履职不到位、制止不力的,每发现一起,镇纪委将扣除所在村党建工作经费200元,并责令其作书面检查,所在村(居)当年不能被评为党建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发现三起以上的,视其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分别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对党组织书记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提交党委会研究免职,对民选干部提请村(居)民代表大会依法按程序进行罢免。对违规审批酒席的,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
【拓展资料】村(居)组干部及享受财政工资补贴的人员,参加滥办酒席活动的按武隆委办发〔2012〕6号文件之规定处理,同时按所送礼金的2倍扣罚工作补贴。滥办酒席或参加滥办酒席活动属贫困、低保、社会救助和享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对象,按照有关评定条件取消所享受的相关政策。
2019年的一号文件,不仅提到了要推动乡村复兴战略,文件中明确指出了要加大对农村文化的建设,是明确提出了要遏止乡村大办酒席,天价彩礼等。
1、大操大办,乱摆酒席随份子
在一些地区,为了办酒席,收份子钱,可以说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反正摆酒的理由众多。在“你不办酒收礼,你送出去的份子钱就永远收不回来”的心理下,大家争相模仿,跟风,甚至盲目攀比。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传统习俗逐渐变味,已成农民的一大经济负担。尽管说乡村的发展水平不及城市,可是乡村大操大办的酒席一点不比城里差。好不夸大的说,很多农人,就是由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债台高筑。办酒席是人之常情,但很多地方却把办酒席和体面挂钩,就是为了满意自己的虚荣心。比谁家阔气,谁家酒席局面大。本来家庭条件还过得去,之后呢?欠一屁股账划算不?
2、天价彩礼
农村经济与城市相差很大,很对农村女孩都奔向了城市发展,每个人都想要过上富裕的生活,选择择偶的标准也不例外。女方要的高价彩礼也是怕女儿在男方家里受穷,再加上社会风俗习惯使然。人们提亲都会索要彩礼,而彩礼标准就是参考前段谁家结婚的彩礼,只能高,不能低!或许你早应该发现了,农村彩礼在节节攀升,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60万,什么概念,60万三年前可以买一套房子了。更可怕的是,有些地方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彩礼却在年年涨,不管是普通的农村待婚男青年,还是一些专家、媒体,大家统一都认为农村天价彩礼是不合理的。毕竟动辄“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资金压力给到农村男方,很多家庭是承受不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