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是好的都是下面的人执行歪了出处

如题所述

政策都是好的,只是下面的人执行歪了”,今天读书时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来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第一,任何一项政策,都可以分为制定环节与执行环节,如果只是制定而不能确实是否可以有效执行,那么这项政策是好的吗?

我不认为一项听起来好,但是做起来很难的政策是好政策。比如美国总统宣布,美国将用一年的时间为每一个家庭免费提供一套房、为每个居民提供社保、缩小美国各个地方的贫富差距,让美国变得再次伟大等。

这些听起来是不是很好,却像是阳光下的泡沫,华而不实,一戳就破。可能是年龄大了吧,我越来越不喜欢那些很响亮的口号。

人都是喜欢华美、精致、宏大的东西,所以一些口号变得越来越响亮,但口号之下又有些什么呢?是房价下降了吗?是教育差距缩小了吗?是婚姻更美满了吗?是工作更能体现自我价值吗?我不知道!

如果有一座房子,房子里的领头人说我可以当家做主,那么哪怕领头人告诉我,房子有很多问题,我的生活会很苦,于是需要我帮忙。哪怕这个房子明天就塌了把我砸死,我也会努力奉献我的一切。

反之,如果只是我名义上能做主,其实只是这房子里边的一个打杂伙计,那我就无所谓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不要看说了什么,要看做了什么。哪怕做的东西收效甚微呢,那也好过动听的口号漫天响。

第二,政策都是顺周期的。大家想一想这句话是不是有一点道理。房价不行了,所以房子只住不炒;蚂蚁金服都快成美联储了,所以开始反垄断了;联想都成世界企业了,所以要开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了。

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西方国家踩过的坑,我们避免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美国人炒房炒出了次贷危机,日本人炒房炒出来经济泡沫,韩国财阀可以在国内作威作福。那我们呢?我不知道。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铁屋子,我想还是应该给那些沉睡的人一个耳光,把他们打醒,然后起来拆除这个铁屋子。做美梦固然好,但梦醒的时候可能就是自己灭亡的时候。古代王朝的兴衰,在我看来就是四个字:积重难返。

我在《资治通鉴》中看到了这句话:“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是商鞅改革十年后的成果,仅仅十年,秦国就可以焕然一新。

有的时候,我们不是缺乏人才和时机,我们缺的是壮士断腕的勇气,或者是我们断的是他们的手腕,而他们肯定是万分不愿的。

第三,官僚是唯上的,因为权力来自上边。我来讲个小故事(纯属虚构)

康熙曾经给手下的李四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求李四手底下的百姓多养牛,这样能提升粮食产量,让百姓吃饱饭。

于是李四要求百姓必须每家都要养牛,而且要去找李四来买。没钱的怎么办呢?那就卖地,没地就卖儿卖女去买。

一年过后每个家庭都有了牛,李四的上级张三来检查,发现李四工作干得非常好啊,每家每户都有牛,这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不仅如此,土豪士绅还给李四送了锦旗,说养牛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自己家平白无故多出来好多地和雇农。

土豪士绅为了感谢李大人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便专门请说书人来宣传李四大人的丰功伟绩,从此李大人爱民如子的干吏形象不胫而走。

当然,思考问题都是为了做事情。如果将你放在政策制定者的位置你该怎么做?假如你是李四你会怎么做?你是张三你会怎么做?你是土豪士绅你会怎么做?你是百姓你又会怎么做呢?请各位和我一起想一想。

今天喝了点酒,所以胡言乱语,不知所云,望各位多海涵。

趁着酒劲,我斗胆给各位提一点建议,我建议每个人都去读历史,无论是看译文也好,还是直接看文言文也罢,只要能读出疑问,看出点规律,学到点知识就好。

我推荐大家去看《资治通鉴》,看一点,想一点,学到一点,用一点,生活就可能好一点。

我们虽不能阻止历史不停地重复碾压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但是我们可以从受苦受难的人堆中爬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1
本意是好的,都是下面的人执行歪了,出去上梁不正下梁歪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