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乾隆皇帝是病死的。

乾隆皇帝是清朝中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也是清王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

因为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所以在继位之初就已经决定自己的在位时间绝对不可以超过自己的爷爷清圣祖康熙帝的在位时长。

于是在1795的时候已经在位六十年的乾隆皇帝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第十五个儿子永琰,也就是嘉庆皇帝,自己则做起了太上皇。在乾隆做太上皇的第三年也就是1799年,乾隆皇帝在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去世,享年89岁。

扩展资料:

乾隆皇帝爱旅游一生曾六次下江南。并自解南巡之由为艳羡江南,乘兴南游江南那么美乾隆皇帝对它情有独钟也就不足为奇了,近在咫尺的崇明当然也留下了他的足迹,,还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

据传,乾隆皇帝南下巡游,龙船快到崇明码头时,从河堤树丛中窜出一行刺客,这些人跳上船见人就砍,宫女大小太监死的死伤的伤,呼喊声一片。

正当龙船遭到突袭时,正义感爆棚的崇明民众听到呼喊声,一位叶姓卖崇明糕的老头高喊一声:后生们,上去揍恶棍。说时迟那时快,崇码头上的青年们拿起棍棒直奔船上。

后生们身手了得,不一会功夫就把刺客制服了。事后,乾隆皇帝佩服崇明民众英勇相助,连连赞叹:崇明岛民,英勇善良,为民除害,美德流芳。

获救之后,乾隆皇帝立即下令封赏护驾有功的乡民。卖崇明糕的叶老头前来领赏时特意带了几块崇明糕给乾隆皇帝尝尝。

他接过入口,直叹这崇明糕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真是从没吃过的味道,下令给叶老头重赏后说:以后把这崇明糕用作早点吧。离开崇明时还专门把叶老头也带了回京,只为日后能常常吃到这糕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9
乾隆皇帝崇尚武功,环境优越,性格开朗,身体健壮,一生几乎没有生过什么病。1798年(88岁)十二月初一开始进生脉饮,共进生脉饮(人参一钱,麦冬二钱)359次,用人参三十七两九钱。以后还进过镇阴育神汤(人参一钱,生地五钱,白芍四钱,龟板五钱,竹茹三钱,当归二钱,制半夏三钱等),灯心竹叶汤,温中理气丸等。直至死亡太医诊断还是,圣脉安和,和(或)“心气不足、身软神倦、神气恍惚、时有身软、夜间少寐、梦寐不安”等语。在死亡前一天,1799年(89岁)正月初二,太医诊断还是圣脉安和,惟气弱脾虚,进参莲饮(人参一钱五,建莲三钱)四次,用人参六钱。初三晨时驾崩。这是一个吃生脉饮到死的例子。

一个有心气不足,身软神倦,神气恍惚,夜间少寐,梦寐不安的88岁老人,这么会有圣脉安和呢?这样的人显然是阳虚,气虚的人,其脉应为细弱。给乾隆皇帝吃的除人参外都是补阴药和凉药,如麦冬,竹叶,生地,白芍,龟板,竹茹等。“当归”是在大群凉药中使用的。连补气的黄芪、温热的干姜、十全大补汤都没有用过,更谈不上参附饮等。一个气虚,阳虚的老人,长期(一年)吃寒凉之剂,那有不吃坏,不吃死的。结果死于隆冬。这也是阳虚的证明。真是一点真阳寄坎宫,固根须用味甘温,甘温有益寒无补,堪笑庸医错用功。太医当然不是庸医。按乾隆的体质,如有正确的治疗,多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应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乾隆皇帝的死并非老死,应是“失治”的死。说明生脉饮不能祛病延年,起死回生。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12
当然是老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