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网覆盖有哪几种形式?

如题所述

遮阳网覆盖根据不同地区及不同覆盖目的,形式多样,目前使用最多的主要有浮面覆盖、矮平棚覆盖、小拱棚覆盖、大棚覆盖、温室覆盖等几种形式。

(1)浮面覆盖 也叫直接覆盖或畦面覆盖,即在夏秋菜播种或定植后,把网直接覆盖在畦面或蔬菜上,待齐苗或定植苗移栽成活后立即揭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季或早春,为防止蔬菜受霜冻寒流侵袭,也可将闲置的遮阳网覆盖于秋冬及早春的蔬菜上,以达到防冻、增产的目的。

(2)矮平棚覆盖 依覆盖宽度可分为单畦小平棚和连片大平棚两种。单畦小平棚网宽和畦宽大体相等,连片大平棚由数幅遮阳网合并覆盖于2~3个畦上。目前大面积应用的是单畦小平棚覆盖,因其需架材少,搭架容易,成本低,且管理方便,可以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随意升降遮阳网高度。

矮平棚施工方法是先用粗短竹竿在畦面每隔3.5米搭一“龙门架”,棚架高度一般为80~100厘米,如遇台风可临时降低至20~30厘米,以增强抗风能力。矮平棚结构见图4-1:

图4-1 矮平棚覆盖示意图

在架顶盖网,要求拉直、拉平、扎稳,形成平面。矮平棚覆盖常用黑色或银灰色遮阳网,其中黑色遮阳网降温保湿性能好,但覆盖时应注意其光能的利用,不可全生长期覆盖,一般覆盖时间为15~25天。

矮平棚覆盖适用于夏秋生长期短的叶菜类,如小白菜、菜心、芥蓝等;早秋高温季节定植的早熟甘蓝类、芹菜、莴苣等;夏秋育苗的喜凉蔬菜等。

(3)小拱棚覆盖 利用冬春进行蔬菜生产的小拱骨架进行遮阳网覆盖的栽培形式。一般棚高在40~60厘米,棚宽在2米以内,网覆盖在拱架上,两侧留20~30厘米的空隙不覆盖,以利通风和透光。为了避虫防病,也可采用全封闭的覆盖方式。此种覆盖方式取材方便,操作简易,遮光降温性能好,成本低,是夏秋高温季节较好的一种覆盖形式。

(4)大棚覆盖 利用冬春进行蔬菜生产的大棚骨架,在夏季闲置时覆盖遮阳网进行蔬菜生产的栽培形式。通常高为2.5米,跨度为6米,遮阳网盖幅不小于8米,棚四周近地面处留1米高不盖遮阳网,此种方式叫大棚顶盖法。另一种方式是覆盖在大棚上的薄膜,仅揭除围裙幕,顶幕不揭,而是在顶幕上面再覆盖遮阳网,即所谓一网一膜覆盖法(图4-2)。大棚覆盖主要用作夏秋蔬菜的栽培和育苗,如伏青菜、伏番茄、伏黄瓜、伏萝卜等,早熟白菜、萝卜、花椰菜等。

图4-2 大棚遮阳网覆盖示意图

(5)温室覆盖 夏季在温室上覆盖遮阳网,进行早熟夏菜延后栽培,培育夏秋菜幼苗。单斜面温室多在前屋面上盖遮阳网,连栋温室多在室内覆盖遮阳网。

131.怎样利用遮阳网对莴苣等喜冷凉蔬菜进行夏季育苗?

高温季节采用“一网一膜”覆盖,其遮阳、降温、防暴雨的性能较单一遮阳网覆盖效果要好得多。但应注意,遮阳网要盖在薄膜上面,若将黑网盖在薄膜内侧,则棚内会有积热增温的可能。

(1)播种 苗床施足基肥后整地做畦,一般做成宽1~1.3米,高20厘米的小高畦,用作播种或分苗。

芹菜、莴苣播种前需10~15℃的低温催芽,其余蔬菜大多采用干子播种。需分苗的甘蓝、花椰菜等,一般亩播种量为0.5~1千克,不分苗的需1~2千克。芹菜、莴苣亩播种量为0.5~1千克。播种后直接在畦面盖网保墒,直到出苗。

(2)苗期管理 遮阳网覆盖育苗主要管理内容包括网膜的揭盖、浇水、追肥、间苗等。

苗出齐后,选傍晚时揭除畦面遮阳网。若采用小拱棚和平棚育苗,应在畦面上搭棚盖网,继续覆盖。采用大棚“一网一膜”覆盖育苗,网的揭盖应视天气情况而定。晴天高温,可以昼盖夜揭,一般下午16时揭,上午9时盖。阴雨天和早晚可以不盖网。幼苗分苗移栽后也要覆盖,缓苗后按常规管理,定植前1周可不再覆盖,使幼苗能适应露地环境。

水分管理的原则是出苗前保湿以利出苗,出苗后适当控水,促根系生长,防幼苗徒长,齐苗后见干见湿。分苗或定植前1周要减少浇水次数,适当“炼苗”。炎夏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定植前1天浇透水,以利起苗。

如果苗床肥沃,苗期可少追肥。每周可追施稀薄氮肥或粪水1次。苗期应及时间苗,去除劣苗、弱苗和病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