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象”是如何形成的?

如题所述

存在者作为知来识的客体,是给定自之物,足认知的对象,但不是人的生存之基础。人的生存的基础,是“存在本身之澄明”。真正的艺术帮助人们去赢得这种澄明。在这种澄明中,人的生存情感(对存在的领会)得到呈现,获得了自我观照,亦即,成了“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是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实践、心理活动。是理智与直觉、认识与创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

扩展资料:

审美意象概念的提出:

1、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

2、康德指出,“审美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某中形象呈现,它能引起人想到许多东西,却又不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地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

审美意象是指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感情、愿望、理想,在艺术家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的意象。这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一旦经过媒介或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传达出来,就成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1

存在者作为知识的客体,是给定之物,足认知的对象,但不是人的生存之基础。人的生存的基础,是“存在本身之澄明”。真正的艺术帮助人们去赢得这种澄明。在这种澄明中,人的生存情感(对存在的领会)得到呈现,获得了自我观照,亦即,成了“审美意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