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众𠈌

如题所述

单一个“人”字,孑然一身,形单影只,顾影自怜,颇有几分孤单和寂寞。

再来一个“人”,构成“从”字。二人相见甚欢无话不谈,无论何时如影随形。

又来一个“人”,亦或一大群,便形成了全新的、分层次的“众”字。这一来不打紧,总有一人试图爬上顶端,从思想上、行动上凌驾于他人之上,如有不服,便展开争斗,你死我活、鸡犬不宁。若是这爬上顶层的人物能力了得,下面一众人等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反之,便各自为政勾心斗角家无宁日。

拿我们的小个体来说吧。起初,刚刚成年的我们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人。而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大抵如此:从原生家庭脱离出来的一个人,挣脱了父母亲人的束缚,好不容易获得自由,心中那份洒脱不言而喻。独立工作,又相对独立地生活,自由自在一阵子,突然觉得有些孤单,没人理解、没人心疼,内心开始向往有人陪伴的日子。

于是,异性相互吸引,两人走到一起抱团取暖:交流谈心,互帮互助。假如思想上没有相互排斥,便自然而然走到一起,过着琴瑟和鸣的日子。当然,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就如形体上的“从”字,需要彼此收敛和依托对方,再过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势必会分崩离析。现在回想起来,我个人的人生,在这一阶段,过得似乎并不顺畅。因为年轻任性,芒刺在背互不相让,好在当时两地分居,有各自冷静思考的空间,不远不近的距离间接产生了美和思念,“我们”平安走过了那段岁月。

当家中有了孩子,便凑成一个“众”字。本来和平相处互不干扰的二人世界,突然多出来一个人,还多出一大摊子的麻烦事,生活瞬间变得鸡零狗碎、手忙脚乱,日子过得焦头烂额一地鸡毛。忙忙碌碌围绕小屁孩的日子,除了干不完的家务,还真没时间坐下来相互数落探讨人生。是啊,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孩子的事儿还忙不完,哪有心情彼此欣赏和指责?毫无疑问,此时的孩子居于“众”字的顶端,下面是两个做父母的在当牛做马百般伺候。

随着孩子脱开手逐渐长大,教育孩子开始搬上议事日程。这里边,孩子的意愿完全不必考虑,两个大人已争得不可开交。彼此之间剑拔弩张、据理力争想要说服对方,都想试图登上“众”字的最上层,占据绝对话语权。我们还好一点儿,同在教育阵线工作,一个在小学,一个在中学,少了择校问题,分歧不算大。

但是生活中仍有许许多多看不见的坑,加上世事无常诸事难料,家中到底该谁拿主意,谁又说了算,又成了彼此争论的焦点。相互猜忌,牢骚满腹,开始彼此看不顺眼,生闷气。偏偏谁也不肯低头,彼此僵持不下:一个觉得对方无所事事,开始啰啰嗦嗦频发牢骚;另一个呢,觉得那位无事生非不可理喻——原本相互吸引的两个人,在生活面前变得自私狭隘、进而自相残杀、遍体鳞伤。于是有人说,无论多幸福的婚姻,都有上千次掐死对方的念头,还有几百次离婚的说辞。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资格评论和述说。此时的家庭内部,像三国鼎立,群龙无首,混乱不堪。

三个人的世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看似灾难,却能够再次拉近彼此疏远的心灵。困难面前,我们再次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彼此之间的种种隔阂顿时烟消云散,所谓的“患难见真情”就是这样吧!其实,这也正是我们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蕴。当日子再次平静下来,彼此又会出现小摩擦,斗嘴,置气,连长大了的孩子也看不过去,开始从中调停父母的恩怨。

说来也怪,这一场战争居然会自我湮灭。孩子已长大,开始与我们渐行渐远,成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开始不让也不用我们去管他,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再次审视自己和对方,才恍然大悟“争来争去不过一场空”!不争,让我们的生活重归平静。当岁月磨光了彼此的锋芒,我们,又变回了相依相随的二人世界,一如当初的“从”字。还是原来的两个人,还是充满了缺点和不足的对方,但,看多了,习惯了,不烦了,还是将就将就过下去吧。毕竟,这个世界上,我们早已成为彼此的亲人。

怀着好奇心,百度查找四个人,居然真有这么一个字“𠈌yú”。一位相处日久的同事,家中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凑成个“好”字。办公室里听她说起家中的趣事,真的挺有意思:原本是一个三口之家的“众”字,最上边的那位太过强势,家庭氛围好不紧张;后来有了女儿,宠女的丈夫也有了软肋,家中四人互相约束和牵制,过得幸福美满。从字面来解释,四个人组成一个“𠈌”字,两两一组,上下依托,可不是相得益彰幸福圆满吗?

“人”,“从”,“众”,“𠈌”,洗尽铅华,百味人生。不由得感叹我们的祖先,造字时已把如此深刻的蕴意包含其中。

亲爱的你,现在处于哪个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