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互动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与孩子开展高质量的互动?

如题所述

无论是对孩子进行干预、教学,还是拓展孩子的兴趣或是提升孩子其他的能力,大部分都是需要建立在与孩子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相对的引导、教导或是干预。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通过交流/互动对孩子进行教导或干预时,很多家长都会觉得与孩子沟通/互动困难,甚至会出现沟通/互动不下去的情况,让家长们十分苦恼。






而关于这一问题,其实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也有可能是家长们采用的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亲子之间的互动进行不下去,或是互动时出现孩子不配合家长的情况。那么,有那些问题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里有一些建议,家长们可根据情况酌情参考。






首先,在与孩子进行互动时,很多家长会过于渴望孩子进步,常会在过程中融入大量的教学内容,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不仅会增加孩子与家长身上的压力,同时也会让亲子之间较为轻松的互动/游戏变了味,让孩子失去进行互动的兴趣。而当孩子没有了进行互动的兴趣,也就非常于让孩子没有了参与互动的动机,从而导致亲子之间的互动进行不下去,或是出现孩子不配合的情况。所以,在这里也建议家长们在与孩子进行互动时,尽量在保证互动中趣味性的基础上,再融入适当的教学内容,以此逐步提升孩子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们生动/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孩子在互动过程中走神。但有些家长,会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更加侧重于教学,从而忽略了表情、肢体动作在互动中的作用。这样同样也会导致亲子间互动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出现。





另外,还有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当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欲较强。总是习惯替孩子做选择,将自己认为对的强加给孩子,这样同样会降低孩子对于亲子互动的兴趣,慢慢的家长就会感觉到孩子越来越不配合,互动时也越来越不容易。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当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时,还是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先不要急于对孩子进行教学,可以先试着和孩子玩起来,然后再逐渐向互动中融入教学能容,在保证孩子对互动游戏保有兴趣的同时,循序渐进的提升孩子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3
1、明白孩子的表达

学龄前的孩子可能表达能力并不是特别完善,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他的还可能有肢体语言与表情这一种比较隐晦的表达,此外,孩子的词汇量可能会比较欠缺,那么可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小表达,要善于理解与用他自己的语言进行沟通,会进行更好的互动。

2、表达简洁、简单明了

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并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在同一个物体上,那我们再跟他沟通时,要尽可能用一些短句,让孩子能够快速获得我们的意思,而不至于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已经飞到其他地方去了。

3、积极鼓励、表达期望

鼓励孩子会让孩子更加自信,过分的批评孩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我们在鼓励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了解到我们的期望,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说你一定要这么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4、避免过分理智,理解共情

与学龄前的儿童沟通的时候,不要过分理智,只要不违背原则即可。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不对孩子提过分的要求。这样的沟通才能够充分,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效的亲子互动,简单来讲就是仔细聆听孩子的说的话,与孩子产生共鸣,引导孩子的过程并鼓励孩子,这样才是一场有意义的亲子互动。
第2个回答  2022-05-13
和孩子互动需要注意不要说脏话,也不要有暴力行为,多温柔,不要对孩子冷暴力,不满足孩子需求。与孩子开展高质量互动则需要家长多点耐心,和孩子互相尊重。
第3个回答  2022-05-13
在互动当中不要立马否定孩子,要做一个语气平缓,不会命令孩子的人;与他展开高质量的互动就需要你的高情商,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第4个回答  2022-05-14
家长需要用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去完成互动,需要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与孩子互动时不能表现的太刻意,需要顺其自然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