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步骤

如题所述

第一步:选定合适的仪器,确定各仪器材料使用状态正常,确定量沙数量够用。

第二步:向灌沙桶装沙至桶顶15mm左右,称取桶内沙的质量(M1),准确至1g。

第三步:把称号重量的灌砂筒放到挖好的试验坑洞上,然后打开底下的开关,让标准砂自然的流到洞里。整个过程都尽量不要震动,始终让砂保持自然状态,才最接近标准比重,结果也才最准确。

第四步:等到灌砂筒里的砂不再下落,也就是实验坑填满标准砂的时候,把下边的开关再关闭,然后称量余下的砂和筒重,这样,就能计算出实验坑里装的砂重量,再根据砂的比重,就能计算出坑的容积。

第五步:这就是灌好的实验坑,多出来的是因为灌砂筒下部有一个圆锥体,在一块平整的灰土上放好托盘,把称号重量的满满的灌砂筒放上去,把阀门打开,等到不下落的时候,再称余下的重量。

这就是椎体以及托盘缝隙的体积,到这一步,整个试验所需要的所有数据全部得到了,余下的就是实验室内业,要把掏出来的灰土烘干,测出含水量。

第六步:标准砂很贵,所以要重复使用,现在就是把标准砂从实验坑内掏出来,这要小心,因为坑里还有松散的灰土,很容易混到砂里,试验就不准确了。

第七步:为了避免大的灰土颗粒混到砂里,要用筛子进行筛分。

扩展资料

1.2.1 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_3。

1.2.2 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1.2.3 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1.2.4 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1.2.5 容砂瓶的容积(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不同水温时的密度(PWR)。

1.2.6 标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 ÷ 容砂瓶的容积(VR)。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