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如题所述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拓展资料: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9
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中国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无论在哪里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唐代李白因为路太远,不能回家过节,所以写下了《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此来表达他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也不例外,来到了奶奶家一起吃团圆饭。爷爷在烧菜,我给他做小助手。爷爷洗菜的时候我给爷爷拿来菜篓,帮他把菜上水沥干;爷爷切菜的时候,我拿来一些盘子,帮他把切好的菜放入盘子里;爷爷烧菜的时候,我把调料品拿来。在我和爷爷的合作下,满满一桌的菜烧完了,爷爷忙得不可开交,我更是满头大汗。

开始吃饭了。大大的圆桌上摆满了菜,有红通通的、像C的虾;有红彤彤的、八只脚横行霸道的螃蟹;有香喷喷、油滋滋的红烧带鱼;还有刚刚还“嘎嘎”欢唱,现在已经任人宰割的白切鸭……看着这么多菜,我口水流了一地,奶奶家都快发洪水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开吃了。当然了,我也没忘记祝爷爷奶奶中秋节快乐!

吃完饭,我陪着爷爷奶奶赏月、吃月饼。望着天空皎洁的、像白玉盘一样的月亮,暗暗祈祷着,希望爷爷奶奶长命百岁,我年年都能陪着他们过每一个节日!

2、中秋团圆饭_快乐的中秋节日记500字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的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3、团圆饭_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这天云雾稀少,月亮格外得圆,人们欢聚一堂,喜滋滋地吃着团圆饭。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这天不仅是中秋节,也是舅舅家新楼建成的日子,真是双喜临门啊!舅舅准备晚上来一起吃一顿中秋团圆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