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各科的关键学习方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3、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

  4、及时复习。

  复习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回忆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补起来,这样就把当天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检查了当天听课的效果,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5、认真完成作业。

  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另外要讲究做题的效率,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

  高中学习流程:
  1.预习与听课

  高中学习前期学习趋近与自主化,学习态度往往比学习方法要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刚入学的时候。端正的学习态度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上,很多人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因为本身课间时间就不是很充裕,何况还需要适当的放松,所以在预习这个点上很少有人能做好。

  在这点上面我的思路是,课前的预习并非让你去仔细钻研某些点,而是让你提前扫一眼,找到当前科目要讲到的重点内容,然后上课的时候重点去听、记这些内容,以防一些核心知识点被漏掉。

  2.查漏与巩固

  高中的知识已经不仅限于简单的公式与知识点的理解应用,浅尝辄止是学习的最大弊端。作业习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在巩固上课所学的基础,更大一方面的作用是查缺补漏和训练解题思维。一节课下来,老师能讲到的知识点不一定全面,自己能够从老师那里收获的也基本很难做到一点不漏,所以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一些习题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漏掉的点和理解不透的地方。

  3.解惑

  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从辅导书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其实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问题比较简单、能够很快理解的知识点挺有效果,但是对于一些难度比较高,辅导书上解析又比较模糊的地方,想要很快地吃透就显得很浪费时间,我见过很多人用一整节自习课的时间去消化一个知识点,这是很划不来的。这个时候就请不要太过害羞,学问本身就是由学和问组成,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只要能帮助到自己的,问一问又有何妨,这样能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笔记与解题思路总结

  学霸大多都有一套工整的学习笔记,上面的记述文字干练、思路清晰,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要记的方式适合自己,起码不会有那种自己写完都不想看的情况出现就差不多了。

  笔记是用来记什么的?上课的知识点吗,是,但绝不仅仅只是老师上课讲的那点东西。高中题型千变万化,解题思路与方法多不胜数,而众多考生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去学习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碰到很多种新颖的题型和解题方法,一昧地去理解和收录这些方法工作量会很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大题的解题过程,大量的数据计算过程会占到很大的收录篇幅,而且当收录的内容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4
语文
1、 高一高二,主动多阅读,多写作。做好课内语文拓展延伸。
2、 语文功底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高一开始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3、 高考语文有大量现代文、文言文以及诗歌鉴赏题目。除了必要的答题技巧,更重要的是长期积累的,对文章的感悟理解能力。
4、 平时的阅读中多积累素材,刻意用在作文当中。
5、 要提早意识到,能够做到基础扎实,拿到中等以上的分数。作文储备好素材,语文的分数就能很高。
数学
1、 高中数学相对初中难度有质的飞跃,成绩有下滑,属于正常。重在调整心态,调整方法。
2、 高一数学重在打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函数。
3、 高中数学在学第1遍的时候,就要重视基础题,不管老师留不留,最好书上的题都要做。
4、 计算能力有问题的,尽量在高一课外多练一些计算,学到解析几何计算量较大。
5、 基础题、中等题仍然出错的同学,不必要扣难题,直接放弃。高考也是同样。
6、 尽量有一个工整的草稿纸。
7、 对于概念的理解,要研读教材,不要只听过课,就直接去做题。
8、 数学刨根究底特别重要,无论是对的题还是错的题,只要有一点不明白,一定要把原理完全弄懂。这时候不必考虑速度,要注重质量。
9、 除了高考的那一张试卷,每一张试卷都反映出你的错误和漏洞,你只需要找出错在哪里,不需要关心分数高低。
10、盯着错误,你的分数自然会提高,盯着分数,你的分数只能更低。
英语
1、 高中英语老师不可能每一句话掰开揉碎讲,而只讲重点句型,重点语法。所以英语课文的阅读还要靠自学,自己阅读。
2、 目前高考对阅读的考察比重很大,所以对词汇的要求很高。仅仅背会高中课内词汇是不够的,还要背一些超纲词汇。
3、 语法程度只要能看懂长难句即可。只学语法,不背词汇等于0。
4、 学英语多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的背几个单词,几个短语,做一篇完形,做一篇阅读。
5、 高考英语虽说不考口语,但多朗读课文,肯定能提高成绩。
6、 所谓的固定搭配很多,从理解的角度去记忆,而不要单纯的背诵。
7、 平时做题多做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
8、 成绩不好的同学,最不应该放弃的就是英语。英语是一门语言,不在乎你之前学了没有,学的有多么不好,拿起来就能学,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学。能看懂句子就能做对题。
9、 用好英语真题。
物理
高一物理最重要的就是力学。书上有句话,力学之于物理,有如骨骼之于人体。
2. 除了学好力学,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高中物理学好的关键:理解。
3. 高中物理,几乎都是字母运算,要有一定的代数运算基础。
4. 高中物理,需要一定的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知识、解三角形的能力。在受力分析、带电粒子偏转的题目等经常要用。
5. 高中物理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并不难,模型相对固定,如果有不会的地方,去专门钻研一下这一块数学知识就好。
6. 学好物理图像:通过图像,如对物体的运动状态、物理过程有清晰、直观的认识。
7. 学好高中物理,需要做题,但肯定的是:不需要大量做题。
8. 高中物理,做题要做经典例题、模型类的题。如斜面上的滑块。电梯上行下行、平抛运动、通过定滑轮拉小船、皮带模型、过山车模型、子弹打入模块,两小球碰撞、点电荷。。。。在此不一一例举。
9. 物理书建议要逐字阅读、理解。
10. 高中物理本质上来说并不难,说难的都是缺乏思考深度,喜欢做题却不喜欢思考物理过程。或把做题当成学好物理的根本方法。
11. 物理解题过程要求要清晰,有层次,有逻辑,干净舒服。最复杂的高考物理大题,过程也没有几步,而且看上去非常简洁。
化学
1、 初中化学要有落下的,一定要重新复习,否则高中化学没法学,也肯定学不好。
2、 化学知识点庞杂多,需要理解的也多,所以笔记既显得尤为重要。
3、 整理过笔记,知识点相互就会建立联系,遇到不懂的多去查、多去看,慢慢就能成片的记住。
4、 关于方程式:一些重要的方程式,最好要记住配平系数。如铜和稀硝酸浓硫酸。至少记住关键反应物或生成物前面的系数,其他的观察配平,因为考试也来不及配平。
5、 要有最基本的化学常识,有些同学看到H不平,生成物,直接加一个H2。你想想初中到高中,我们一共学过生成氢气反应,也没几个,不要乱加,有可能加个水H2O等等比较现实。
6、 化学知识点再庞杂,也是符合化学规律,也是有逻辑可循的。简单的元素守恒、氧化还原反应,有升就一定有降等等。
7、 化学学不好的同学,一定要从知识点入手,而不要从做题入手。会一个知识点能做很多题,但一个知识点不会,通过做题覆盖到既不系统,也会感觉零散。
8、 先复习知识点再做题。通过做题,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9、 化学一定要掌握规律,元素周期表里面蕴含很多规律,每一主族、每一板块儿,都有代表性的元素,单质、氧化物等。学的时候相互联系,加深感悟。
10、 最后一点,无机化学没学好,并不会影响有机化学,所以等到学有机的时候,你可以把无机部分单独再去学,还是有机会的。
第2个回答  2022-05-29

作为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我觉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你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学习方法:语文,就是要多积累,多些作积累作文素材,让自己有东西可写,每次写完作文可以让语文老师帮忙看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最最重要的是字一定要写好啊(文科的字真的很重要)

数学,一定要认真听讲,基础知识要记牢,然后多做题,把错题积累起来多看多些几遍把错题变成自己熟练掌握的题目。

英语,记好单词很重要,本人就是英语语法很不好,但是熟记了3500词也算可以弥补一下薄弱的语法,还有要多做题目,每天自己练习几道题目自己改熟能生巧,还有把不认识的单词抄在小本子上没事就翻翻早读的时候读一读,都是很有用的。希望这样对你有用。

第3个回答  2023-05-06
各科的关键学习方法如下:1. 数学:掌握基础概念和公式,注重思维训练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多做练习并理解解题方法。构思清晰的思路,不放弃求解问题的尝试,和同学分享分析的思路与方法。2. 物理:注重理解概念,建立物理思维培养观察、思维、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各种物理定律,结合例题进行理解,通过模拟实验加强实践运用能力,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物理现象。3. 化学:注重理解实验过程和原理,掌握化学反应机制,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读题和读图仔细,理解化学概念的定义,为后续应用做好准备,利用课下时间多读化学相关的材料加深理解。4. 生物:注重对生命现象和生态环境的认知,理解生命概念,学习生命科学与技术应用。多做生命科学实践课题,了解动植物多样性,学习生物的生命周期和遗传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医学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技能。5. 政治、历史、地理:注重学习各自的专业名词和概念,理解其发展趋势和历史背景。需要细读教材,理解知识点背后的逻辑和历史背景,扩展知识面,丰富课外阅读,多做试题,亲自去实地考察。
第4个回答  2022-05-29
高中的科目多,学习的东西也比较深,这样在课程很紧张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东西被落下。基于这点,我建议高中的同学们平时做好预习,一定要保证上课那四十五分钟(是45分钟吧?)精力充沛地听完,这样才会省下很多时间。听完课,晚上再好好复习巩固一下,有不明白的知识点一定要尽快搞懂。

不要怕丢脸,一定要多听,多问,交几个要好的同学,平时多交流。有不会的就问,问老师,问同学,朋友之间多交流学习心得,不用藏着掖着,因为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只有互相帮助,敢于分享,每个人的能力才能都得到提升。高中学习不同于大学,大学有时候逃课了,不听了,考试前找几张卷子,都可以把考试应付过去。

高中则不然,太多的知识点,如果不各个击破,留到后边就真的积重难返了。不像我,高中很多时候上课也迷糊得很,当然大学也迷糊得很,这样是不好的,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自己却要单独付出很大的精力去补回来。所以重复一下,上课很重要,知识点尽快消化到总复习的时候才会游刃有余。

除了上课,偶尔也是要运动一下,这样才能把身体的状态调节到最好。学习并不是学的时间越久越好,而是学得恰到好处,把知识点都联系起来,基础都打牢。如果真的学得很疲劳,就去休息,恢复精力接着学,效率会更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