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培养八协计划是什么意思

对等培养八协计划是什么意思

是专门针对蒙古语考生的,即对报考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青海、河北八个省区的部分高校和部分专业的蒙族考生进行专门的蒙古文教学培养计划。

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招生的“八协”对等培养计划列在院校相应批次的普通类及民族班段,计划单列,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档,执行相应批次的录取控制线。

民语类及对民族成份和授课语言有要求的“八协”对等培养计划列在相应批次的其他类段,按“1+1”顺序志愿投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01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一个民族历史悠久、人口分布广泛、文化底蕴深厚、语言文字丰富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在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在人类历史上谱写出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领导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元朝,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现代版图的基础。蒙古族也是第一个将自己的语言作为“国语”的少数民族。笔者在主持编纂《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的时候,学习和阅读了一些蒙古民族和蒙古语言文字的文献及相关资料,了解了蒙古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和“八协”从成立以来30多年来语文协作工作的情况。经过长期思考,于全国开展第二轮修志的时期,特提出编纂《“八协”省区蒙古语言文字志》的建议。

  一、“八协”的由来、性质及主要工作

  (一)“八协”的由来与性质

  方志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资料性著述,因此,首先要弄清楚“八协”的由来与性质。“八协”是“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的简称,是国务院批复内蒙古自治区1973年上报的《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蒙古语文工作领导小组的任务》(试行草案)、《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关于加强蒙古语文工作的意见》(试行草案),于1974年(3号文件)和1977年(138号文件)的要求成立的。“八协”即“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的简称,由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共8个省、区人民政府主管领导或直属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由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领导,中央有关部门给予指导,办公机构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国务院在138号文件附件之一《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工作简则》中指出:“协作小组的工作,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遵循党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原则,联系八省、自治区的实际,制定工作规划,组织协作,总结交流经验,努力完成协作项目,促进蒙古语文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恢复后,原先划给宁夏的阿拉善左旗划回内蒙古,宁夏没有协作任务而退出“八协”。199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要求加入“八协”,国家民委批准同意。“八协”仍为8个省区。其间,中央直属有关担负蒙古语言文字图书出版、广播电视、翻译等工作的单位,也以协作身份参与“八协”工作。由于人们称呼简称习惯了,约定俗成,“八协”之名沿用至今。
第2个回答  2015-08-01
  由跨省高校间自愿签署,双方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相互进行同等层次高考考生录取的互信协议。协议一般包括双方互在对方省份招生的批次及招生的人数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