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几个重要注意事项是父母在新生婴儿出生后要注意的?

如题所述

在新生儿科工作多年,分享些父母和其他家属常见的错误以及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吧:

第一,保暖过度。通常情况下,新生儿衣服比成人多一层即可。很多家属认为“细儿无六月”,于是将新生儿包裹得严严实实,因穿得太多、包被及棉被太厚导致“脱水热”、“捂闷综合征”在临床上很多见。我曾管了一个捂闷综合征的患儿,多器官衰竭,病情特别重,上了10多天的有创呼吸机还是无效,后来家属签字放弃抢救了。曾有个新生儿出生后因严重疾病到我科治疗了一个月,九死一生,出院后家属带小孩去省城复诊,出发前孩子外婆给小孩穿了太多的衣服,车上还开了空调,半路上家属发现小孩呼吸困难、发绀、精神反应差、全身大汗淋漓,立马下高速公路去医院就诊,抢救无效死了,死的时候内衣都拧出水来。昨天我们医院又来了一个刚出生50多天的捂闷综合征患儿,估计希望不大,即使抢救过来也是脑瘫、智力低下(PS:孩子多器官衰竭,抢救几天后,家属签字放弃治疗,事后家属还想找医院麻烦,想讹诈医院)。昨天一个宝宝从我们科室出院时,家属只带了一套薄衣服,袜子也没有带,我科送了一套衣服,回家后家属给孩子穿了好几件衣服,旁边放着电火炉,导致孩子体温达39.4℃,全身大汗淋漓,脱水明显,又再次住院治疗。前几天有个宝宝穿了四五件衣服,外面裹了两件包被,妈妈带着他睡觉,还盖着厚棉被和开着空调,孩子一直哭吵不安和呕吐,家属带着孩子就诊,医生发现孩子全身都湿透了。


第二。趴着睡觉导致窒息和捂闷综合征。趴着睡觉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自1992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仰卧睡姿以来,美国每年的婴儿猝死率已经下降了50%以上。我认识的某个熟人带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趴着睡觉,一觉醒来发现孩子全身发绀,气若游丝,因捂闷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抽搐不止,送到医院抢救几天几夜后不得不面对现实,选择放弃治疗,而孩子的妈妈有慢性肾炎,冒着极大的风险生了这个孩子,目前20多岁就演变成了尿毒症,再也不能生小孩了。

第三。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寒冷季节,往往存在环境温度低、保温不足或继发于严重感染、窒息,表现为低体温、水肿、硬肿,可引起休克、DIC、肺出血、急性肾衰竭等多器官损害,这种疾病在过去非常常见,随着经济条件、居住条件、保暖措施的改善,目前发病率已有所下降。该疾病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很多地方冬天天气湿冷,而早产儿体格小,一般的衣服对宝宝而言比较大,显得比较宽松不保暖,进食少,热量不足,如存在感染等疾病,更容易患该疾病。去年,一个早产儿病情没有稳定,家属签字出院,过了许多天来我科门诊复测黄疸,被医生发现患儿全身水肿、硬肿,孩子反应极差,体温低于35度,立即收住院抢救治疗,住院前2天多患儿没有排一滴尿液,期间还发生了肺出血,抢救了20多天才捡回一条命。前几天一个早产儿全身多处有水肿和硬肿,家属以为宝宝体重长得很快,肉长得结实,非常高兴,到我们科室复查黄疸时,被我科医生发现异常后收住院治疗,避免了悲剧的进一步发生。

第四。冰冻母乳复温温度不对。不少家属将冰冻母乳没有热透喂给宝宝导致消化道出血、肠道感染的故事比较常见。

第五。冲奶方法不对。买来配方奶后应仔细阅读奶粉罐上的配奶说明,严格按照比例冲调。很多家属不看说明,随便冲调奶粉:比如担心孩子吃牛奶上火,90ml水放一勺奶粉,导致新生儿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不增长、低钠血症;比如家属觉得小孩体重低或者生怕小孩吃不饱,用30ml水兑3-4勺奶粉,导致奶液渗透压增高引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出现呕吐、腹胀、便血、腹泻、发热、肠道穿孔等情况,部分孩子需要做手术切掉部分肠管,NEC导致死亡的例子不在少数。



第六。吃奶后无人照看。很多家属将吃完奶后的新生儿放在卧室,自己在客厅看电视,因无人照看,孩子呛奶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的故事很是常见,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家属抱着小孩发疯的一样往医院赶,医生询问一下病史,都要被家属吼上半天。

第七。喂养过于机械。每个孩子进食量不一样,应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调整进食间隔时间、次数及进食量。但是很多宝妈们机械的按照3-4小时/次喂养,固定喂养量,担心孩子吃的太多肠胃受不了出现积食,或者担心孩子体重增长太快变成胖子,甚至给孩新生儿减肥。孩子一天到晚处于饥饿状态,一天到晚不停地哭,声音嘶哑,尿量减少,皮肤干燥,黄疸值升高,体重不增长。坐门诊时,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孩子出生10多天、20多天家属每次只喂40ml配方奶,很多宝宝出生20多天、甚至满月也没有恢复出生体重。



第八。过分强调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与配方奶比较而言,具有营养丰富、利于吸收、减少过敏性及感染性疾病等优势,WHO建议在婴儿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新生儿科医生也鼓励母乳喂养。但我个人认为目前有些做法矫枉过正,比如产科病房不准见到奶瓶和奶粉,不准喂配方奶。事实上,很多产妇生后没有母乳或者母乳很少,尤其是经过剖宫产的产妇因伤口疼痛不愿哺乳,因喂养不足引起低血糖、循环差、皮肤干燥、尿少、黄疸值升高、体重下降明显、生长发育迟缓的例子我们天天遇到。在我科住院的黄疸病人中,相当一部分为喂养不足导致黄疸值升高,甚至因母乳喂养导致满月后体重还没有恢复出生体重的例子也是常有的事。因此,个人建议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应及时添加配方奶喂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6

从小我们都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爸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靠山,家是最温暖额港湾 当宝宝从肚子顺利诞生,是做父母最幸福的时光。接下来带孩子是辛苦的,孩子从 0-12月,几乎没分每秒,我们都陪在宝宝的身边,给它最温暖的怀抱,最温柔的话 语。

宝宝的肌肤柔嫩,身体尚未健全,一切都在发育的阶段,相信很多父母围着新生婴 儿手忙脚乱的,冒出很多问好?

“宝宝刚出生那会,经常在沉睡中,睡得很香”

“孩子满3月可以添加辅食了吗”

“孩子接种育苗哭闹不停,撕心裂肺苦的我心痛,有什么方法让孩子不恐惧打针”

“不想孩子输在气泡线上,早教做妈妈应该怎样做”

刚开始晋升为宝宝妈妈和爸爸是紧张的,学好几项有用的技能,帮你轻松带娃。

为了宝宝身体健康,父母需注意事项

①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

②出生14天之后每日补充400IU的D3促进钙的吸收

③72小时内建议接受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和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

④做好脐带护理(一般三周内可完全脱落)

⑤新生儿常见有黄疸

宝妈喂养宝宝,需注意事项

①新生儿出生后尽快接触妈妈建立吸吮反射,出母乳宝宝按需喂养

②出母乳大概每天喂奶每天6 次,每次100~120 ml(每日喂养总量超过600 ml )

③不要总是抱着宝宝,影响脊椎和骨骼的发育

④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奶量不要减少,每天至少保证600ml的奶

⑤一岁内宝宝的奶量要维持每天600ml,不要因为添加了辅食而减少了奶量

⑥孩子在满岁前不要睡枕枕头

⑦满月前不要吃糖和巧克力,膨化食品、爆米花、松花蛋、油条、腌制食品、味精 多的食品。

⑧宝宝第9个月无论如何晚上都不需要夜奶了,训练宝宝戒掉夜奶也有助于宝宝晚 上睡得更好。

⑨第一口辅食一般是高铁米粉。第一天5g;后面慢慢增加至10g、15g宝宝不吃可以 换个牌子,实在不吃也不要强迫慢慢适应。

⑩培养宝宝的作息:吃-玩-睡的循环模式(三个小时循环一次)

帮助宝宝运动,学走路

①孩子5个月后,做父母的可以在白天,孩子精力气盛时,握住孩子双手,左右轻 轻摇摆,腿也是,适当2-4次翻身,不要太频繁。

②多趴,多训练抬头,有助于脊椎的发育

③有机会可以带宝宝游泳

宝宝4月后,赢在起跑线正确的早教方法

①训练宝宝用手抓东西、训练宝宝嗅觉。

②平时可以放一些宝宝爱听的儿歌

③养成给宝宝讲故事的好习惯,每天讲一个故事,和宝宝一起看书、翻书

④不要告诉宝宝“天黑,外面有鬼之类的话”宝宝以后会怕黑,胆子小,不敢独处

⑤做游戏激发宝宝好奇心,可以将搭好的积木推到,再陪宝宝搭、可以让宝宝找小 球。

⑥给宝宝营造独立思考的环境,宝宝玩玩具或积木时不要打扰,若买了新玩具看见 宝宝还在玩别的玩具,也不要打断宝宝,等宝宝不玩后,再告诉宝宝玩新玩具,不 然宝宝会对什么事情都不专心,会习惯浅尝辄止。

0-12月的宝宝比较小,小心翼翼,有所准备是好事,做父母的也不必要过于还账, 正常情况下,在生活上不知道带孩子的方法可以问问家里的婆婆和妈妈,他们是过 来人。只不过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新晋妈妈记得产后自己要做修复检查,也 要及时给孩子接种必要的疫苗。

第2个回答  2021-03-17
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总是抱着孩子,婴儿床更适合宝宝休息。不要过早的给孩子把屎把尿,新生儿的脐带会有一道伤口,要正确护理,预防感染。
第3个回答  2021-03-17
1.新生儿出生后不要过度给宝宝喂温水;2.尽量让宝宝吸产妇乳头,而不是奶瓶;3.给宝宝喂奶一定要少量多餐;4.宝宝睡着不要特意叫醒宝宝喝奶;5.注意宝宝吐奶、漾奶;6.宝宝拉尿或者拉臭臭就要及时换,要不然很容易出现红屁屁。
第4个回答  2021-03-17
第一新生儿出生后要半小时内进食,最好是母乳,母乳越吸越多;第二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应注意防寒保暖;第三是脐带护理,一般5到7天会脱落,脱落后要保持皮肤干燥,不要感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