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开着舰艇到南海宣示主权现在成教科书反面人物的是谁?

如题所述

1.1911年10月,大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派出心腹幕僚谢义谦到香港,找到同盟会南方支部长胡汉民,表达了自己反正投诚的意愿。作为大清剿杀革命党的得力干将,李准的心理包袱很大,过去的血海深仇,他没忘,革命党人更没忘。

没想到,胡汉民给了他一个安全许诺:革命党不报私仇!只要李大人愿意反正,尽忠于革命,可以将功赎罪。条件是,李准必须驱逐两广总督张鸣岐,并交出手中的兵权,包括要塞、兵舰和军队。李准全部接受,并再次显示出办事干练的特点——同年11月9日凌晨,他公开宣布反正,下令炮台、部队都悬挂青天白日旗,然后给胡汉民拍电报说:张鸣岐走了,谘议局已公举你为都督,速来。

香港有革命党人怀疑李准居心叵测,劝胡汉民别上当。胡汉民却深信不疑,当天乘夜船出发到广州。李准早已安排列队欢迎他就任都督。至此广东全省兵不血刃,宣告独立。后来,胡汉民专门为李准摆功说,广东省城反正,李准的功劳最大。的确,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要是李准脑子转不过来,誓与革命党拼个你死我活那到头来,受苦受难的还是广东老百姓。这种和平的权力转移,对老百姓功劳甚巨,堪称粤版“光荣革命”。


不过,在我们这个年代,在历史教科书上,李准的形象是单一的,被定义为革命剿杀者,他的反正,也是以投机的形象出现的。很少人意识到这个历史人物的双面性。李准(1871—1936),四川邻水县人,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李徵庸最高官至四川矿务大臣,但长时间在广东各地为官,为李准打下了良好的地方政治基础。

李准的外孙曾撰文说,李准年轻时爱读历史地理著作,从《天下郡国利病书》到《海国图志》,读得很用心,并十分景仰为国牺牲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可惜,李准不是考试的料,人很聪明,但多次参加乡试都当了炮灰。李徵庸一怒之下,给儿子捐了个官:广西同知。

李准从此获得入仕资格。一个帝国的年轻人,借着父祖的政治资源,以及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闯出了一片天地。慢慢在广东编练出一支忠心于自己的武装,这支名为“亲军营”的武装力量,在以后镇压会匪、革命党起义的过程中,成长为广东最具战斗力的队伍,从而锁定了李准在两广军政界的地位。

李准虽然不是近代史上的一线人物,但他也算是晚清地方能吏,头脑活络,交游广泛,跟帝国政坛的许多大咖谈笑风生,张之洞、李鸿章、岑春煊、袁世凯、周馥……李准都与他们有过很深的交集或交情。他曾因平匪有功获得慈禧太后召见,在对答中,慈禧告诉他,袁世凯、周馥保举你做江北提督,不过呢,岑春煊一定要你回广东,你就回去好好帮岑春煊,就当是帮我一样。

没想到,人回到广东后,岑春煊与袁世凯、周馥一直政见不合,李准遭到了顶头上司的严厉训斥。岑春煊告诫李准,年轻人啊,你怎么运动到袁世凯保你升官了?一个人要走一条路,不要走两条路,他会保你做提督,我不会保你做提督吗?你啊,图样图森破,以后要拿定主意才好。岑春煊在庚子事变中保护慈禧有功,慈禧对他极其宠信,权势如日中天。李准虽然在岑春煊的保举下步步高升,内心却时常畏惧不已。

在黄花岗起义之前,李准已有起义经验,堪称灭霸级别的革命刽子手。革命党人对他恨之入骨,都要“食其肉而寝其皮”。李准则沿着血路前行,在两广多次主导或协助扑灭各种起义,忙得不亦乐乎,也打出了名气。知道,大清最后苟延残喘的时日里,许多地方军政大员形同摆设,放水的放水,昏聩的昏聩。

李准这种卖命的干将,成了珍稀动物。清政府也很珍惜他,又是一把手召见,又是赏赐名号,李准更加卖力了。卖力镇压革命,无疑是他的职责所在,用李准自己的话来说,则是“食禄忠事,尽职于清廷”。传统的忠君观念,军人的服从意识,个人得失的权衡,对清廷的报恩思想,这些都决定了,一个官吏越有能力,在镇压革命起义的道路上就会走得越远。

1911年初,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不幸遭遇这名干将,在起义前基本就可以宣告失败了。之所以飞蛾扑火,纯粹为了挽救革命信誉,激励革命斗志。李准卖力镇压,在成功摧毁这场起义后,又积极搜捕来往轮船、列车上的革命党人,并亲自审讯被捕的重要党人。正是这场审讯,触动了李准的内心。党人林觉民大义凛然,至死不惧,在李准面前演说时局,至悲愤处,捶胸顿足,史载李准“为之心折”。

革命党人也很清楚,李准是广东军政的枭雄,欲谋大事,必先杀李准。单是1911年,李准就遭遇过两次谋刺:一次,广州将军孚琦成了替死鬼;一次,李准被炸受伤,死里逃生。李准表白说“虽遭狙击,不变初衷”,实际上他对革命的强硬态度已经软化了。他没有对炸伤他的党人陈敬岳实行报复,反而在两广总督张鸣岐面前为陈求情。

他还暗中释放被捕的党人但懋辛,派人护送这名革命小老乡回了四川。在镇压革命最疯狂的时刻,他突然间变了个人,“眼开眼闭”,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起来,李准年轻时就很爱新奇,追时髦,光绪十八年(1892)已经玩起照相机,这在当时,就像如今的京城四少玩跑车。不过,正是这种接受新事物的态度,为他以后反水清政府,投诚革命党,作了思想铺垫。

任何将历史人物脸谱化的做法,都无助于我们探求历史的真相。尤其是对李准这样的历史人物,因为已经将他定性为反面人物,英雄事迹就被轻轻抹掉了。很少人知道,这名镇压革命的能吏,竟是中国亮剑南海的第一人。南海东、西、南沙群岛有200多个岛屿礁滩,整个晚清70年,英法德日等列强,虎视眈眈,想侵夺南海诸岛。清政府基本上无暇也无力顾及。

前面说了,李准喜读历史地理著作,因而对清政府漠视南海主权极其痛心,时常叹息朝廷向不以领海为重,故于海面之岛屿,任外人侵占而不知也”。到他获任广东水师提督之后,两广总督张人骏的支持下,重新整顿水师,遂有了巡视南海,宣示主权的打算。

宣统元年(1909),统治安南(越南)的法国殖民者向清政府发出照会,声称早在百余年前,西沙、南沙主要岛屿就有安南嘉隆王朝立下的界碑,这些地方是安南的领土。清政府拿出证据,据理驳斥:中国勒石刻碑的历史,至少比安南早五六百年。

然而,光打嘴炮是远远不够的,李准已经跃跃欲试,经朝廷批准,他在当年部署了针锋相对的南海巡视。李准率领170余人的队伍,包括官兵、工程师、测绘员、医生、工人等,驾乘伏波号、琛航号等小型军舰,从海南岛榆林港出发,前往西沙,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勘察巡视。

李准的舰队所到之处,遇到岛屿礁滩,就上去鸣炮,勒石命名,升起大清黄龙旗。他为这次出征做足了准备,甚至带了种羊、种猪。有南海问题专家表示:“现在我们在西沙群岛的一些岛上还能发现野化的牛羊,其实就是当时李准在1909年带去放牧繁殖的后代。”李准对南海岛屿的命名很有意思,

都是取自身边熟悉的事物。比如,采用出征的军舰名称,有两个岛屿被命名为“伏波”和“琛航”;还有,用随行人员的籍贯命名,于是南海上有了霍邱岛、新会岛、宁波岛……李准也给自己的老家四川邻水亮了个相,将其中一个岛屿命名为邻水岛。

这次巡视和命名意义重大,学者指出,李准对西沙诸岛命名,是官方第一次对南海诸岛命名,标志着南海诸岛开始被纳入现代官方管辖体系。晚清国势衰颓,巡视南海的李准,无疑是当时维护南海主权最有力的将领,今日的西沙群岛,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准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