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班级活动的意义

如题所述

班级活动的意义

班级活动是在班级内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集体教育的经常性形式。活动和人的发展关系已为心理学所证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加强班集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班级集体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青少年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开展多种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通过各种活动,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在活动中,他们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也可接触各种人与事从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增强思考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可以学到某些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因为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写、要做。社会调查、劳动、参观、访问、文艺、体育、科技活动都要身体力行,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都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学习、锻炼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班级集体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才能等在集体活动中能得到表现,也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调整。性格内向的学生,有的由于多次活动中获得满意的角色而积极参与,其智慧和特长得到发挥,变得活泼、开朗,喜与别人交往。而热情欠踏实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多次承担较复杂任务,也可使他锻炼得比较冷静、实在。

2.班级活动对班级建设的积极作用

班级活动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内容。班级的共同努力目标要靠班级每个成员参与共同的活动而实现。班集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而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促使集体目标的实现、集体纪律的增强、同学友谊的发展,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集体的形成、发展、巩固。没有经常的集体活动,集体的生命是孱弱的,整个班级没有生气,导致集体发展停滞以至集体“窒息死亡”。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集体活动。集体观念、集体的义务感、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集体活动增强着集体凝聚力,调动每个集体成员积极性,形成着健康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良好风气。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每一个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都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中进行和完成的,而是在活动的状态下进行和完成的。学生的成长面临着两个世界:知识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知识的世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开启智慧、拓展心智视野;“生活世界”启迪、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增进、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可以说,班级活动把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了起来,作为我们班主任,需要从“知识世界”出发,引导每一个人面对“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发展个性、舒展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说,做好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学生个人的成长、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班集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或者说与众不同的地方.对于一双有着教育智慧的眼睛来说,应该赋予这与众不同的地方以特殊的教育蕴意.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其长处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走到自己的最高峰,尤其对于班主任来说,更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的长处的到充分的发展.班主任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可以组织和设计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

通过良好的设计与组织活动能为学生创造展现自己、发挥特长的条件,让了解自己才华学生在众人面前尽情展现,发展自己.为不了解自己才华的学生提供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机会.就如同深藏在地下的金子,不通过勘探挖掘就说不上提炼了.所以说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班级是学生发展成为社会人的重要环境.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说过:班级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可能有什么.学生们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才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大社会的能力。个体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一个良好的班级,作为一个小社会,对学生个体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班级活动会为学生提供提高“做事”能力,学习“做人”之道,获得“价值”启蒙的场所和机会.推动个体社会化的日趋成熟,为以后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良好的班级生活,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还会促进学生个体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爱好的发展;同时,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从而形成个体的独特个性。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缺少活动的班级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往往比较疏远,而每一次成功的班级活动之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都会更加亲密.活动中师生间、生生间进行着激烈的交流碰撞,在着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是信息的传递、加工、储存、反馈,这些信息承载着师生多方面特征,展示着丰富的个人品格,增进大家的认识和了解,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班主任来说,改善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办法就是设计与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加深理解,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三、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是一种教育集体。它是建立在各个学生的个性积极发挥的基础上,但又不是每个学生个性特征的简单综合。班集体的内涵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阐述集体概念时所认为的那样;(1)它不光是组织上的统一体,还是由在需要、兴趣、智力、思想、道德、社交、创造力、审美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人们所组成的精神上的统一体;(2)它意味着成员各有个性,缺乏其成员的鲜明个性就谈不上集体。如果一个集体里找不到思想丰富、各有爱好的不同类型的人,这个集体就没有吸引力。

在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集体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实践表明,班主任积极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每个集体成员的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是班集体建设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健康发展的班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参照群体.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的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集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没有班集体的活动,班集体就犹如一潭死水,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在活动中,可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通过班级活动,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的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积极分子队伍,便于班主任选拔和任用班干部,组织班委会;另一方面,在活动的准备、实施、总结的过程中,班干部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和信任,而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正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保证。

(二)、在活动中,可以不断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

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会对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起到一定的作用。班级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活动中得到的满意评价,迁移到学习上,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等,这些都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班集体的自豪感。

(三)、活动不断促进班级的人际交往。

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同学之间彼此了解,互相帮助,在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有助于形成良好向上的班集体。

班级活动的含义及意义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集体形成的基础,发展的催化剂。班级活动的目的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与课堂教学相比,班级活动内容更多样,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更加活泼,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给班级带来了勃勃生机,是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手段。当然,课堂教学是班级活动的基础,并为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班级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班集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班级活动中,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科学技术与文艺体育,活动空间广阔,人际交往增多,从中他们体察社会生活,了解科技动态,拓展文化视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各种能力,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班级活动中拥有全面发展的多种方式,如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及社会交往,能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其道德认识,促成其良好的道德行为;观察实验、研究制作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又能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精神;体质的增强与运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旅行野营、文艺活动中,通过感受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提高了鉴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培养了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班级活动的丰富性,还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适应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挥了他们的主体精神,从而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
(2)班级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班集体是在班级成员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班级活动得以实现的,每顺利地完成一个活动,就是向目标跨近了一步。班集体的组织机构及其功能是在班级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在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强分工协作,使班干部得到充分的锻炼,全班成员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在班级活动中,全班学生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使班集体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总之,班集体是在班级活动中形成、发展和巩固的。

班级活动创新的意义与途径

2009年08月01日 星期六 14:12

教育是一门艺术,尤其是班级工作。班级活动对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其接受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基础,实现我国总的目的和中学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

班级活动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生活经验的基础。班级活动,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密切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个人同他人、集体、社会的复杂关系,并在实践活动中履行所掌握的品德规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把小学生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广泛的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和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地去选择自己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按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使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人,有的班级活动需要由他们自己来设计、组织、管理,即便是以班主任为主组织、领导的班级活动,同样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设计、管理,这些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有积极的作用。班级活动还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使他们在交往中培养起健康的、丰富的感情,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2、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

班级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一般来说,组织、形成班集体总是以协调一致的集体工作和有益的班级活动开始的。如果一个班级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活动,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的。班级活动有助于实现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发展与完善。班集体是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而组织相应的具体活动则是班集体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重要形式。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如果没有活动,学生就不会感到集体的存在,也就不会主动的关心集体,为集体的利益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班级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表现在:
1、 在活动中发现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其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而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条条框框又像枷索一样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认为:在课堂上不可以随便讲话。以至很多教师感叹:“平时聪明伶俐,只要一上课就成木瓜了。”想想在我们的周围,是不是有一部分学生课堂上很安静,而一到下课铃声响起,他们的精神就来了呢?其实,在他们的心中,这时已经很向往属于他们的课间活动了。假如你还想拖堂,完成你的教学任务。那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因为,他的心已经不在你这儿了,也许他在心里暗暗的诅咒你:说又是那个死老师、鬼老师让我们玩不成,恨死他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在匆匆地上课、下课的交替中,一个个鲜活的心灵忽略、被埋没。
2、 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班级凝聚力以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为基础。班级活动可以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念的培养。它通过创设亲切、平等、宽松的课堂或户外活动氛围,及时、有效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想法或行为偏差,逐步构建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关心、求实向上的班集体,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3、 班级活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班级活动一方面是班主任展现个人才华、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师生同欢共乐、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气 氛中,教师可以“不为师”,学生可以“不为生”,师生共鸣,隔阂顿失。这种双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桥梁。
4、 在活动中锻炼学生
现在的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太少了,一切都是家长、老师操纵好了的。他们自己就像一部机器被指挥过来、指挥过去。为此,我校一位老师特为同学们开辟“班级的花卉“。他们可以自由地设计、安排、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切实锻炼了学生实际动脑、动手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他们几经周折解决困难的过程,寻求帮助,与人密切合作的行为,都是对学生极好的锻炼。其实,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以创精神为核心的。在活动中,学生少了几分约束。多了几分创新意识,思维在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开展活动呢?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活动搞得多,内容丰富多彩,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的能力,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有:
一、过程型:写出活动主题和过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结果。例如,十月份,学校布置各班级组织自己的班级文化。
二、活动途径,保障措施,活动意义。例如:组织的全校逃生演习。
三、主题班会:设计主题,讨论、辩论,组织安排,过程步骤,感受与预期效果。例如:元旦来了,我们怎样做?
四、论文型:根据近阶段班级出现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确立主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措施。例如:纪律问题,我们该如何做?
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形式来实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能够寓教于乐,将繁琐的管理规则置于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督促的自觉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