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不是指冬天下来一半了?

如题所述

冬至的这一天是冬天的一半,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冬至后便开始"数九,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总体上来说,冬至这一天的开始,就已经意味着冬天已经过了一半,而且很多地方都即将进入最寒冷的时间,但这也没有多少天,一半过一段时间气温就会慢慢的回升,天气就会慢慢地暖和。

扩展资料:

冬至饮食

1、桂圆烧蛋;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2、南瓜饼;冬至过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并且还有一句谚语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不是,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过去之后,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白天都会慢慢的变长,黑夜就会逐渐变短。在很多地方,冬至过后,就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最冷的时间一般在三九。

扩展资料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气的结束,阳气的开始,在这一天太阳在南回归线上,是白天最短的时候,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大多数的地方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以前是大雪,冬至之后是小寒,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三日交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30

是的,冬至这一天的开始,就已经意味着冬天已经过了一半,而且很多地方都即将进入最寒冷的时间,冬至也是数九天开始的标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过去之后,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白天都会慢慢的变长,黑夜就会逐渐变短。在很多地方,冬至过后,就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最冷的时间一般在三九。

扩展资料:

冬至习俗

南方

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冬至是传统的祭天祀祖节日,是时年八节之一,民间在这天要酬神祭祖。有句俗话叫“冬节大如年,不返没祖先”,外出的人,到冬至节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先。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酬神祭祖祭典完毕之后,通常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许多地方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北方

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30

对。

冬至的这一天是冬天的一半,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冬至后便开始"数九,九天为一个"九"。

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总体上来说,冬至这一天的开始,就已经意味着冬天已经过了一半,而且很多地方都即将进入最寒冷的时间,但这也没有多少天,一半过一段时间气温就会慢慢的回升,天气就会慢慢地暖和。

扩展资料: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过去之后,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白天都会慢慢的变长,黑夜就会逐渐变短。在很多地方,冬至过后,就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最冷的时间一般在三九。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气的结束,阳气的开始,在这一天太阳在南回归线上,是白天最短的时候,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大多数的地方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以前是大雪,冬至之后是小寒,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三日交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15
冬至,意思就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到了,至的意思是到了,停止就到这里的意思。所以冬至的意思就是冬天真正的到了,最冷的时候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