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不是为刘墉家题天下第一家

如题所述

不是。“天下第一家”是康熙御笔所题的,并非乾隆。
【典故由来】:
和珅有一次在早朝后向乾隆皇帝参奏大臣刘墉贪污建造豪宅。于是乾隆决定趁南巡的机会,亲自到刘墉的山东老家察看一番。这一天,皇帝南巡的一队人马,来到山东济南府地界,老远就见一户民宅,杨柳成行,溪水环绕,真是一处风景幽雅的地方。走到跟前一看,门上写着一副对联:
  心为大清,不要管刘姓何姓;
  志在报国,何必分汉人满人。
  横批:“天下第一家”
  乾隆思索了一会,觉得有点好笑,心想:普天之下,除了爱新觉罗氏我弘历这一支,有谁敢来妄称什么天下第一家呢?他想知道个究竟,就去扣门。随着敲门声,走出来一位黑胡子老头,约有五六十岁。乾隆问他:“请问,这天下第一家作何解释?”黑胡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事还得问我父亲。”乾隆跟随进到二门,老头敲了几下门,又迎出来一位花白胡子老头,大约七八十岁,乾隆躬身施礼:“请问,这天下第一家作何解释?”花白胡子老人也摇摇头说:“这事还得问我父亲。”乾隆暗自琢磨:这两位老者仪态高雅,举止非凡,必然有点来历,断然不是一般人家。这时候,第三道门已经打开,迎出来一位白胡子老头,约模有百岁开外的年纪。他穿着一身素色衣服,手拄一根龙头拐杖,乾隆赶紧上前施礼。老人连忙把皇上搀扶起来,说道:“请万岁免礼。”皇帝的随从正在纳闷:皇上是一国之君,为什么向一个乡下老人行礼呢?就听乾隆对老人说:“我在年幼时,听皇祖(康熙)对我说,他曾经把一根龙头拐杖赏赐给济南府的一位功臣,这根龙头拐杖被敕‘上打君,下打臣’,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我怎么敢失礼呢?”白胡子老人微微一笑,高声喊道:“皇上驾临敝舍,家人快来迎接。”这一声好似洪钟,传遍几层院落,不一会儿,全家百十来口人都跪在当院,拜见过了皇上,然后又都散去了。”
  乾隆跟着白胡子老人来到堂屋,他已经对大门上的横批有了点理解,但他还是问道:“请问,这天下第一家作何解释?”那老人捋了捋尺把白胡子,慢慢地说:“我家自秦汉以来,宗族兴旺,枝蔓繁盛,遍及天下各府州县,算起来总共出了八十个翰林,三个状元,十二个宰相,成百个王侯,如今老夫我是五世同堂,全家共有人丁一百单八个。”说着,从柜橱里取出一卷黄绫来。打开一看,写的是“天下第一家”,下署康熙某年御笔,印有皇帝的玉玺。乾隆对老人说:“这么说,这就是刘爱聊的家。”老人点头说:“刘墉正是老夫的重孙。这孩儿性情直憨,恐有不周之处,还望皇上海涵。”乾隆说:“正是因为刘墉秉公正直,我才如此器重他呀!”
  这时已是正午,老人说:“已到午饭时刻,臣无备,请皇上赏光,就在寒舍用膳。”乾隆点头答应了。只听钟声一响,端来了饭菜。皇上还以为是山珍海味呢,没想到是一个盘子里盛着个玉米面窝头,还有两碗青菜汤。老人把窝头切成四块,递给皇上一块。乾隆勉强吃下半块窝头,就再也咽不下去了,剩下那三块老人全吃光了。乾隆看着老人吃得是那样香甜,断定他是粗茶淡饭,勤俭度日惯了的人。心想:这与和珅家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是无法相比的。
  乾隆南巡返回北京后,对刘墉更加赏识、更加信任了,相反,对和珅却增加了几分疑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5
一天,早朝已退,文武百官都各自散去,只有和珅跪在金銮殿不走,乾隆皇帝问他:“爱聊没有退朝,莫非有什么要紧事吗?”和珅说:“启奏万岁,我近日听说,刘墉私持八旗公款,在他的山东老家大兴土木,修建一座比御花园还要讲究的园林。刘墉心存不轨,望皇上明察。”乾隆听了一愣,皱起眉头想道:都说你刘罗锅子为官清正,原来你也是个口是心非的贪官呀!于是决定趁南巡的机会,亲自到刘墉的山东老家察看一番。这一天,皇帝南巡的一队人马,来到山东济南府地界,老远就见一户民宅,杨柳成行,溪水环绕,真是一处风景幽雅的地方。走到跟前一看,门上写着一副对联:
  心为大清,不要管刘姓何姓;
  志在报国,何必分汉人满人。
  横批:“天下第一家”
  乾隆思索了一会,觉得有点好笑,心想:普天之下,除了爱新觉罗氏我弘历这一支,有谁敢来妄称什么天下第一家呢?他想知道个究竟,就去扣门。随着敲门声,走出来一位黑胡子老头,约有五六十岁。乾隆问他:“请问,这天下第一家作何解释?”黑胡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事还得问我父亲。”乾隆跟随进到二门,老头敲了几下门,又迎出来一位花白胡子老头,大约七八十岁,乾隆躬身施礼:“请问,这天下第一家作何解释?”花白胡子老人也摇摇头说:“这事还得问我父亲。”乾隆暗自琢磨:这两位老者仪态高雅,举止非凡,必然有点来历,断然不是一般人家。这时候,第三道门已经打开,迎出来一位白胡子老头,约模有百岁开外的年纪。他穿着一身素色衣服,手拄一根龙头拐杖,乾隆赶紧上前施礼。老人连忙把皇上搀扶起来,说道:“请万岁免礼。”皇帝的随从正在纳闷:皇上是一国之君,为什么向一个乡下老人行礼呢?就听乾隆对老人说:“我在年幼时,听皇祖(康熙)对我说,他曾经把一根龙头拐杖赏赐给济南府的一位功臣,这根龙头拐杖被敕‘上打君,下打臣’,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我怎么敢失礼呢?”白胡子老人微微一笑,高声喊道:“皇上驾临敝舍,家人快来迎接。”这一声好似洪钟,传遍几层院落,不一会儿,全家百十来口人都跪在当院,拜见过了皇上,然后又都散去了。”
  乾隆跟着白胡子老人来到堂屋,他已经对大门上的横批有了点理解,但他还是问道:“请问,这天下第一家作何解释?”那老人捋了捋尺把白胡子,慢慢地说:“我家自秦汉以来,宗族兴旺,枝蔓繁盛,遍及天下各府州县,算起来总共出了八十个翰林,三个状元,十二个宰相,成百个王侯,如今老夫我是五世同堂,全家共有人丁一百单八个。”说着,从柜橱里取出一卷黄绫来。打开一看,写的是“天下第一家”,下署康熙某年御笔,印有皇帝的玉玺。乾隆对老人说:“这么说,这就是刘爱聊的家。”老人点头说:“刘墉正是老夫的重孙。这孩儿性情直憨,恐有不周之处,还望皇上海涵。”乾隆说:“正是因为刘墉秉公正直,我才如此器重他呀!”
  这时已是正午,老人说:“已到午饭时刻,臣无备,请皇上赏光,就在寒舍用膳。”乾隆点头答应了。只听钟声一响,端来了饭菜。皇上还以为是山珍海味呢,没想到是一个盘子里盛着个玉米面窝头,还有两碗青菜汤。老人把窝头切成四块,递给皇上一块。乾隆勉强吃下半块窝头,就再也咽不下去了,剩下那三块老人全吃光了。乾隆看着老人吃得是那样香甜,断定他是粗茶淡饭,勤俭度日惯了的人。心想:这与和珅家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是无法相比的。
  乾隆南巡返回北京后,对刘墉更加赏识、更加信任了,相反,对和珅却增加了几分疑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