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和申论怎么学才好?

如题所述

说起我的公考经历,其实我只能说这次能顺利上岸,我很幸运。不过有一些小的细节和注意的地方我还是很想和正在准备或者有打算参加此类考试的伙伴们分享一下的。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准备一次考试,不在乎结果,在乎的是你是否全力付出。既是有所遗憾,也不愧对于自己,人一生又有几次是真正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了? 我感觉笔试比面试要重要,笔试考的就是你的准备程度,只要你认真去准备了,做的题多了,你的心里还是有底气的。也只有你笔试成绩高了,在面试时心理就会有优势,笔试是面试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这里我建议还是要专门抽出一段时间去准备笔试,不要想着抽空去做一套题,看会书,那样其实和裸考没什么区别。
1.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笔试前一段时间就要专门准备了(我认为至少要准备三个月)。有条件可以报一个培训班,这样你能很快进入状态,了解笔试的一些情况,还可以与别的考生有所交流,比较有激情和动力。
我安利一下,老王他们的培训班很不错,精而不乱。虽然我没上过,不过我当初申论和面试是老王带的,质量还是杠杠的。
2.行测是比较让人头疼的部分,如果一个人闷着头去看书和做题,我估计提升会很慢。对于言语和判断,听了一些老师讲解之后还是要多做题,有些方法别人教你你一下就会了,可等你自己做题时,就懵逼了,这两部分,做题方法技巧太多了,不做题根本搞不懂,更别谈考场的时候你还会想到用什么方法了。等到你最后题做多了,就凭这感觉选,正确率也就上去了。
3.资料分析其实我感觉方法不怎么多,就看你能不能快快的把它算出来,这部分可不能随便就放弃了,你会发现它的分值高也最好拿到手。做资料分析,先熟悉每一类题的做题方法,对着这个方法一直做这类题,直到用熟用烂为止,然后再去做下一类的题,就这样一直做。接着就开始一整套资料分析,了解什么题用什么,加快速度,用你最快的时间把题做完。最后做冲刺时,也要回头看看资料分析的那些技巧和公式。
4.对于数量关系,我对自己要求不高,考试能做出3、5道题就满意了。平时准备和熟悉一些基本的做题方法,考试的时候有些题你总会做出来的,可也不要花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一两道数量上,不值当。常识方面的题,我当初没准备,考试的时候去蒙的,感觉知识面太广了,性价比不高。
5.申论,我是听了王长明老师的课,好像也没花多长时间去准备的,他的方法简单又实用,很容易就能在考场用上。现在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准备的,不过在他课上一定要认真的去听,做好笔试,不懂得就要去问,还有就是平时把字写整齐点。
6.我当时是在考试前3个月报了一个为期一月的培训班,在这培训的一个月里,最主要的就是了解和熟悉方法。之后剩下两个月时间里,我就泡在了图书馆,给自己一个计划,行测5个部分和申论,每个部分花多长时间再去巩固那些方法技巧,花一个月时间去把申论和行测的那些技巧给吃透了。最后考试前的一个月,我个人认为很重要也很能提分的一个月。每天早上九点到十一点做一套行测题(要在规定时间把一套题做完,既是是蒙也要把答题卡涂上,完全模拟考场氛围),下午做一套申论(要写在答题纸上,字要整齐不涂改,),这一点真的很重要,能把你生物钟调整好,上考场就能发挥你平时的状态了。我当时买了双份的近五年国考和省考真题(个人建议做真题,不要做预测题)平时各个专题做一套,最后模拟考场做一套,对于已经做过的题,再去做一遍,能做到看到这类题,就知道怎么下手,尤其是行测一定要把握住效率,考场上做行测真的就是和时间赛跑,只有平时快又准,考试时才能狠。
7.关于考试时的做题顺序,因人而异,每个人特长不一样,顺序也就不同。在平时练习时找到你自己最顺手的顺序就行了。我个人建议考试的时候先把资料分析做了(需要计算,你刚进入考场头脑还算清醒),再做言语和逻辑(凭借着你长期练题准备的感觉),接着数量(能做多少就多少,全都不会也没什么,每年考试多少人都不做数量的),最后常识会就选,不会就蒙,千万不要纠结。行测很讲究时间的,每个部分都要给自己规定时间,不要过分纠结一两道题,1分半钟不会就蒙了做下一个。下午申论,就按照你的准备去做题就行了,时间都是够用的,注意一点的是写大作文时不要跑题了,审题可以慢一点,写起来就快了。
8.说一说真正考试时的一些事吧,和你一个考场,你前后桌的人基本都是你的竞争对手。只要你好好准备了,考试的时候就要有自信,有一种劳资天下第一的霸气。每年考试都有很多人裸考打酱油的,他们有时候会干些坏事去影响别人,例如做行测时,你还没做到一半的时候,他们都快把答题卡涂完了,别管他们,你按照你平时的节奏去做题就行了。做申论时,不要在乎别人写得多快,有些人说不定就把申论资料一字不差的抄在了答题纸上。总而言之就是,你有你自己的做题节奏和方法,平时怎么样你考场上就怎么样,不被外界因素所影响。
9.套路这么深,谁把谁当真。早上行测考完了,你刚出考场有些人就说,什么今年行测好难呀或者大声说某机构预测出了十几分的一模一样题,千万千万不要去听不要相信,他们基本上都是骗人的,要么是吓唬别人,要么就是做宣传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午好好睡一会(一定要午休),下午元气满满的去做申论。
其实笔试有很多细节和注意事项,自己慢慢经历就会知道的,始终保持着一颗奋斗的心,中途不放弃、不抛弃,要相信幸运女神总会关照你的。
一定要坚信自己
一定要坚持下去
上天从不会辜负如此努力的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07
我是每年都位列国考十大最难考职位的上海海海关的关员。
当年我国考笔试成绩是岗位的第一名,我来回答一下如何学习行测和申论。

正文
如何提高成绩,我总结了三个要点:时间 方法 态度

首先说说时间

有的人会问准备多长时间比较好?理论上讲,时间越长准备的越全面、效果越好,注意,这个建立在你能学的进去的前提下。我现在群里有人大一就开始准备了,但是我觉得备考三四年会因为战线太长,往往到最后动力不足。我个人经验,全职准备公考的话,能保证1000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无论基础好和差),应该差不多了。如果你是一边上班一边备考,请早点准备,因为你和应届生或者全职备考的同学相比,已经落后了。

等等,我还想谈谈某种情况。如果你每次都打算碰运气、考前一两个星期才开始看书的话,你只是在考试的第一个阶段。两周也就刚刚进入第一个阶段,再往下学习才会到成绩大幅飞跃的第二个阶段。N次两星期学习效果远远小于一次两个月的长期学习,因为过很长时间再去学习两周,那么之前所有你学的成果为零。很可惜,你永远都不会走到第二个阶段,因为你不想花时间。

所以,请不要像这位宝宝学习

方法

行测篇

常识板块

常识板块的学习方法是不学习!!!目前的国考和各省常识板块已经没有规律可以去把握,如果去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完全是浪费时间。

国考常识曾经是可以准备的,有几年是全部考的法律常识,所以了解法律常识是有必要的。但因为公平(法律专业学生占优势),所以这几年完全是上考天下考地中间考空气,没有任何下手准备的规律可言。

各省常识看具体情况,某些省如果可以找出出题规律,那么学习一下还是有必要。

言语理解

这种题型又可以分选词填空和段落大意。

国考和省考在选词填空上的考察点也有不同。

国考偏重逻辑选词。看一道真题:

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一个______的纸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而受到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名不虚传 B.自然而然 货真价实

C.兢兢业业 巧夺天工 D.无师自通 名副其实

答案的无师自通是可以从前文“在本能的作用下”的本能推导出来的。、

记住一点:所有的国考选词填空都是可以前后文推导出来,如果不能,说明你的方法不对。

本人做历年的国考选词填空,只错2道以内,偏逻辑推导的选词方法,也给答案带来了很高的正确率。

省考偏重近义词辨析,考察近义词的区别,所以选项往往是这种:A、爱护 B庇护,区别这两个词要根据整句话的感情色彩、贬义褒义,还有自己多年的语文能力的积累,除了正确的方法还要自己去记忆一些近义词的大意和区别。

段落大意

我把题型分为主旨题和意图推断题。

做主旨题只要找到段落大意就可以了。但是意图推断题需要在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做一步延伸,但是千万不要延伸过度。

无论是主旨题和意图推断题,都需要先找到能概括出段落主旨的句子。如何找主旨句?

技巧有两种:微观、宏观

微观:找转折词、递进词、并列词等

宏观:观察句子结构 总分 分总 总分总

微观看词,像“但”这种转折词之后的内容是主要内容,宏观要分析段落大意,如果是总分,那么开头就是主要内容,分总是最后是主要内容。

现在很多题目有意省略转折词,让人很难判断主旨句。教大家一个秒杀题目的技巧,如果看到题目无从下手,那么主旨句是最后一句话的可能性在80%以上。

因为言语理解是我的强项,在我的qq群文件有我的公开课音频、教案和练习题,如果需要可以加群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也是本人的强项,我参加的几次国考和省考,资料分析一般全对或者只错一道题。通常公考培训师会教你各种眼花缭乱的秒杀技巧,比如速算法等等,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估算和直除。因为道理很简单,计算的时间公式是这样:

计算总时间=思考的时间+计算时间

秒杀技巧往往帮你节约了计算时间,但是因为使用条件的限制和方法的繁琐,反而增加了思考的时间,实际上总时间并没有节省更有甚者做错。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这些秒杀技巧,想通了这个道理,我选择了最基本、最拿手的方法去做资料分析,所以在思考时间为零的前提下,我只要减少我的计算时间就好了。

举个例子让大家休息一下,男生估计都知道魔兽的人族天皇SKY,他并没有MOON眼花缭乱的技巧,每次进攻都是“带塔一波流”,每个对手都知道他如何进攻就是没办法破解。原因很简单,他把最简单的进攻技巧优化到最好,通过扎实的基本功让他登上最高领奖台。

资料分析也是这样,只要把最基本的加减乘除练到最好,一样可以全部做对。所以我每天都卡时间算542699741385÷23这种题目,对,每天都做而且做好多一直到考前,就是为了保持计算的敏感性。另外平时生活中买东西算钱或者看到数字就算算,每次在商家用计算器之前算出价格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逻辑

我这个板块不是特别好,只是在平均水平之上,我只谈谈削弱和增强这种题型的看法。想必很多同学都对这种题型很头疼,不知道怎么下手。我认为这种题型算是一种“模糊的准确”,它的基础是形式逻辑的公式,要想做好这种提醒必须熟悉公式,另外,我个人觉得中公的逻辑比华图的讲解稍微好一点。

数量关系

这个题型我会放弃,因为我下了4个月的苦功夫,还是做题慢、正确率低。在权衡之后,我这部分全部选B,为什么选B呢?我统计过从11年开始近十年的国考正确答案,其中正确选项是B的概率最高。

行测是压力测试,没人能够将题目全部做对,它的核心观点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拿最多的分数,合理的取舍是很重要的,一切的战术都是围绕这个观点,包括你们自己的复习时间,如何在几个月的时间获得效率的最大化。

申论

其实我在知乎已经回答过如何写好申论了:如何准备申论考试? - 一剑春秋的回答

但是还要将最重要的一点,申论并非机构宣传的那么神乎其神,只要用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想得一个高分是很简单的。

态度

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讲时间的时候我也讲了,你愿意吃多少苦就意味着你考试成绩能达到哪个高度。我的群里有一个很刻苦的小姑娘,从研究生毕业不断的参加考试,中间有笔试失败有面试失败,但是她从不放弃,这次江苏省考笔试面试均为第一成功上岸。在她考试之前。我就在群里说过,没有人比她更努力,也没有人比她更有可能成功。

你们有这个决心吗!!!

...................2016年11月29日更新分割线................................
谢谢大家的感谢和关注,今天我再更新一些内容。
大家都学类似的行测方法是不是没有区分度?机构的几万块钱的培训班会不会教独门绝技?
我去培训班学过、也看过视频,我个人认为行测考不高最大问题不是你掌握多少方法,而是方法的熟练度。基本上很多机构做广告的时候都会宣传一些所谓的秒杀技巧,让你觉得很神奇,实际上你学了一两个月,也做过一定量的真题,就会理解秒杀技巧只适合一些特别情况下的题目,特别是国考行测,考的基本上还是很扎实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个人觉得掌握一千种方法不如老老实实找出适合自己的几个方法,并且把它练习熟练。理由非常简单,行测是压力测试,在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120分钟做130道题目,平均不到一分钟),你头脑能反映的是直觉,是你能够熟练掌握的方法。大家都在学差不多的方法为什么有人考得高有人不行?关键在于你的熟练度,而熟练度是靠做题目做出来的,即使机构教了你很好的方法,不会用或者用不好也不行,我观察了好多上协议班的同学,上完课基本还要再回炉学一下,如果你报了培训班,我建议你一定把上课内容录音下来,以供你平时学习。
国考行测和申论与省考区别大不大?教材是否可以通用?
备考省考的常见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你找国考真题和你们省的真题比较一下。
行测:有些省份的确有一些差异,比如上海市市考和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但是差别不是特别大,如果考完国考,稍微注意下特色的题目即可,差别大的也可以买一套你们省的专门教材看看。
申论:申论差别比行测更小。据我所知,省考出题老师一般是国考阅卷组的老师,所以国考申论有新的趋势,省考一般也会跟上。不信大家去看看十年前的申论材料和现在的申论材料的区别就懂了。国考申论从10年开始,材料有了很大的改革,之后省考的材料也跟上了这个趋势。
申论作文是不是靠一套模板就足够了?
绝对不可以。现在的申论绝对不是任何情况写策论文就行了(广东省除外)。这几年的国考是不太适合写策论文的。大家可能也看了今年的国考地市级申论,题目要求:“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很多人都写成了城市建设需要水、如何通过水系建设搞好城市建设,这样就写偏了。就像2014年地市级一样,当年很多同学写的是如何治愈心理问题,或者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没有围绕幸福观来写。所以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题目要求,看材料的属性,这种暴力硬扯的方式写策论文问题特别大,要根据题目和材料来综合判断,准备一套模板更不行。
第2个回答  2018-07-26
1、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多练习有些好处,可以买些模拟试卷,网上也有。做的时候,会做的做好,不会做的不要停留,也不要空着,先猜一个答案,然后把简单的题型先做了,再回过去做难的。
2、申论主要靠平时积累,多关心时事,热点。要知道大家对这些事情的分析,议论,各人的观点 。也可以看些评述类的文章、电视,如社会观察等,重要学习人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方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17-02-21
行测就分为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推理、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常识没必要花大功夫去复习,因为回报率太低了,全靠个人积累。考场上也是,平均一个题十五秒,会就会,不会就蒙,因为这种题你思考也不会思考出答案,更何况分值超低。
言语理解,也有很多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的方法和技巧。语感不强的同学,就去研究吧。
数量关系,基本都是小学或初中奥数题,很注重方法技巧,有方法算一秒,没方法算一天
逻辑推理,这是个明显后天训练的培优的模块。方法很明晰,也很透彻,两个星期,你就能从门外汉到精通大师,而且能保证95%以上的正确率。
最后是资料分析,一个纯粹的数字死磕。因为其他那些看似简单的方法不仅繁杂,耗用脑细胞多,而且速算特别容易出错。首先一点,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和现期量几个转换公式要烂熟于心。
关于申论,有这么一种说法,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申论思维+题型+表达,所以备考可围绕思维的塑造,题型的训练,表达的提升来展开。每个人的基础其实都差不多,没有学不好的申论,只有不系统、深入的学习。
第4个回答  2020-10-21
申论试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
第一部分,在注意事项这一部分,我们要注意选择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进行作答,字迹要工整,考生可以在平时训练时就养成用黑色笔答题的习惯,同时注意练字。
第二部分给定资料也是试卷占比最大的部分,在备考时就注意对一个问题的全面分析,看见问题的不同方面,同时也要多阅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内容增加积累。
第三部分申论考试的作答要求,在作答要求里主要有五大题型,分别是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和申发论述即大作文五种,考生在备考时不可忽视任何一种题型,平时要每种题型都要做到,对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思路都记住。在平时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字数的要求,注意锻炼语言的简洁性,注意培养概括能力。

加群交流

群内答疑更及时

关注有礼

关注提问专人解答

线上学习

免费公开课等你来

在线题库

各类考试模拟练习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