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宇航员是谁

如题所述

天宫二号的宇航员是景海鹏和陈冬

2016年10月23日早晨7点31分,天宫二号的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在释放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手持摄像机从舱内拍摄到了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下方百米之外掠过的视频。

2016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即将踏上返回之旅。截至目前,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14
天宫二号现在还没有发射,怎么可能知道航天员是谁呢?现在的航天员应该还在训练,只有在天宫二号发射后,才会有宇航员进住,航天员上天都是在发射前根据航天员身体综合状况选拔出来了,并不是什么规定一定是谁。追答

天宫二号任务分解:

2016年中至2017上半年间,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其中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空间实验室任务标志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按计划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16年第四季度,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此之前,还将在文昌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上半年,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工程师黄伟芬此前曾表示,鉴于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及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第三批航天员来源将会与前两批有所不同。“从第三批开始我们将从跟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的研制部门选拔工程师,加入到航天员的队伍。”长征七号是我国全新研制的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它具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我国首枚“数字化”火箭,从设计到生产,均采用全三维数字平台。曾执行我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在轨运行四年半,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各类装载设备功能正常,具备继续在轨工作条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02

天宫二号的宇航员是陈冬和景海鹏。

天宫二号,即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扩展资料:

这几天,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内的生活可谓是紧张忙碌,同时也丰富多彩。10月2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在太空播出,两名航天员天地同步收看到了《新闻联播》节目。

10月21日晚7时不到,天宫神舟组合体进入中继卫星天链03号卫星的测控服务段,两名航天员按照计划安排,调整好天宫二号内的显示屏,静静等候,随后认真收看了《新闻联播》节目。

据了解,在轨飞行任务期间,按照计划,地面科研人员将持续每天实时上传《新闻联播》,此外还将推送航天员喜爱的其他节目。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工程总体室主任吴大蔚介绍,《新闻联播》是这次天地心理支持的一个部分。

“我们策划了很多内容,有航天员个人感兴趣的一些内容,以及人文关怀的一些内容,还有一些小秘密,后面会按照我们的策划一天天给他们传上去,要给他们一些惊喜。”除了音视频节目,在天宫二号上航天员还可以与地面人员进行视频通话,往来电子邮件。

自10月20日起,两位航天员开始进入了正常作息,他们不仅首次在太空跑台上进行失重防护锻炼,还亲手种下了生菜种子,未来他们将在太空中完成植物播种、培育、收割的全过程。更有意思的是出现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内的蚕宝宝。

在景海鹏指尖的触碰下,蚕扭动着身体悬浮在空中,也体验了一把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失重飞行。记者了解到,这些蚕宝宝一共有6只,都是由科学家培育的改良蚕种“秋风白玉”。它们这次有幸参加了香港中学生设计的太空养蚕任务并且会和两位航天员共同度过一段令人羡慕的太空时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闻联播"首在太空播出 天宫二号航天员同步收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