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偷小摸屡教不改,家长该如何面对

如题所述

对待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让孩子知道这是不诚实的表现,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持良好的心 强是非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偷东西的行为在孩子幼年时期可以说并不罕见.这里有许多不同的动机隐藏在背后,可能是看见自己喜爱的东西,父母不肯买,也可能是为了品尝偷东西的刺激心理,而大多数却是因为不清楚这种行为的卑略之处.
父母应随时随地教育孩子关于整个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懂得作为社会一分子,都应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早成伤害.
唯有如此,每个社会成员才可以享受平等,幸福的生活.
在对孩子进行此方面的教育时,同样要注意方式方法,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激发他们的对抗心理,或使其产生对自身的厌恶感,从而失去自信心.家长要针对事情,而非人的本身,明智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又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对别人的关切之情.
对于小孩子的偷窃行为,作为父母绝对不能忽视.下面是比较恰当的教育方法:
一:正面教育
先从分析其偷盗行为的动机入手,进而说理,帮助孩子从内心认识错误,进而激发改正的愿望.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有偷盗行为,不进行有效教育,企图从物质上的满足使之改正,殊不知欲壑难平,偷盗岂能终结.专家们认为,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希望得到一切.
二:切忌粗暴
不要打骂,更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或给孩子戴上小偷帽子.否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三:防微杜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成因:有一种侥幸心理
  大都有小偷小摸恶习的孩子都有一种侥幸心理,第一次的成功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快感。而这种侥幸和快感,会促使他们有第二次、第三次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偷小摸是一种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就可能演变成大偷大摸,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要纠正这种不良行为,必须对成因进行心理分析,指出不良行为的严重后果,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这种纠正教育,不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还要是长期和经常性的。
  同学:纠正和宽容并举
  这种事传得天下皆知固然是不恰当的,应尽量控制缩小范围。或是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也可以找这个同学谈一谈,告诉他(她)你愿意保守这个秘密,也可以原谅他(她)的这种行为,但绝对不能纵容第二次发生。
  家长:要讲究方式方法
  笔者认为,如果孩子年纪尚小,就应该坚决而冷静地告诉他:“这东西不属于你,你如果想要可以和父母商量,但这种做法是错的。”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对“我的”和“他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家长更要教会他: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允许是不能拿的。
  有些家长发现这类问题后,总是怒不可遏,连打带骂地进行教训。其实,这种教育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也让孩子产生了更严重的逆反心理。所以,作为家长,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妨把孩子叫来认真地交谈一次,让孩子谈谈是怎么想的,根据情况给孩子做思想工作,使孩子有一个正确的“物欲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