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哪些城市

湖北有哪些城市

12个地级市、24个县级市

12个地级市:

省辖市依次是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

24个县级市:

大冶市、丹江口市、洪湖市、石首市、松滋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钟祥市、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麻城市、武穴市、赤壁市、广水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恩施市、利川市。

1、武汉市

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会,总面积8494平方千米。被誉为“百湖之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 

2、黄石市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辖1市1县4个城区。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长江港口城市,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市”、“劲酒之都”。 

3、十堰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总面积23680平方千米。

4、宜昌市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辖5县3市5区,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是楚文化和巴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望,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于古宜昌。

5、襄阳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自古分为汉水(沔水)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二城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军事与商业重镇。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 

6、鄂州市

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总面积1594平方千米。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润土、珍珠岩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湖北省之首。 

7、荆门市

位于湖北省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辖2县、1市、2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等称号。

8、孝感市

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因东汉孝子董永而得名,辖7个县市区,总面积8910平方千米。是孝文化之乡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古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发生在这里;有共和国开国将军50名,是刘华清、徐海东、刘震、聂凤智等将军的故乡。 

9、荆州市

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总面积1.41万平方千米,下辖8个县市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长江重要港口城市。

10、黄冈市

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辖7县、2市,1区,总面积1.74万平方千米。黄冈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

11、咸宁市

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倚武汉,辖4县1市1区,总面积9861平方千米。荣膺中国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的美誉,获中国人民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之城、中国温泉之城、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等殊荣。 

12、随州市

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扩展资料

【民族概况】

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全省少数民族常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210万)、苗族(17.8万)、回族(6.7万)、侗族(5.2万)、满族(1.3万)、壮族(1.2万)和蒙古族(1万)。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民族自治地方和武汉市(5.4万)、荆州市(3.3万)等地。湖北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现有1个自治州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2个民族乡(镇)即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仙桃市沔城回族镇、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乡、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赤壁市周郎嘴回族镇、鹤峰县铁炉白族乡。还设有37个民族村(街道)。

湖北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苗、侗族主要聚居在民族自治地方外,约有36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其中回族主要散(杂)居在武汉、襄阳等大中城市以及鄂西北和江汉平原的一些乡镇。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区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均属武陵山区,是中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战略后方。全省81万城镇少数民族人口中,常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31万人,高峰期超过40万人,约占全省流动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集中居住于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

参考资料:湖北—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9

1、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2、湖北省有1个副省级城市(武汉市),12个地级市(黄石市、十堰市、荆州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个省直管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1个省直管林区(神农架林区),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8个县,2个自治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5
湖北省辖13个地级单位(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2县级单位(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共有1220个乡级单位(277个街道、733个镇、210个乡)。

武汉市: 江岸区 江汉区 硚口区 汉阳区 武昌区 青山区 洪山区 东西湖 汉南区 蔡甸区 江夏区 黄陂区 新洲区
黄石市: 黄石港 西塞山 下陆区 铁山区 大冶市 阳新县
襄樊市: 襄城区 樊城区 襄阳区 老河口 枣阳市 宜城市 南漳县 谷城县 保康县
十堰市: 茅箭区 张湾区 丹江口 郧 县 郧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房 县
荆州市: 沙市区 荆州区 石首市 洪湖市 松滋市 公安县 监利县 江陵县
宜昌市: 西陵区 伍家岗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 宜都市 当阳市 枝江市 远安县 兴山县 秭归县 长阳自治县 五峰自治县
荆门市: 东宝区 掇刀区 钟祥市 京山县 沙洋县
鄂州市: 鄂城区 梁子湖 华容区
孝感市: 孝南区 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孝昌县 大悟县 云梦县
黄冈市: 黄州区 麻城市 武穴市 团风县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浠水县 蕲春县 黄梅县
咸宁市: 咸安区 赤壁市 嘉鱼县 通城县 崇阳县 通山县
随州市: 曾都区 广水市
恩施州: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 巴东县 宣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鹤峰县
省直辖: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第3个回答  2017-09-15
湖北省辖13级单位(12级市、1自治州);102县级单位(38市辖区、24县级市、37县、2自治县、1林区)共1220乡级单位(277街道、733镇、210乡)

武汉市: 江岸区 江汉区 硚口区 汉阳区 武昌区 青山区 洪山区 东西湖 汉南区 蔡甸区 江夏区 黄陂区 新洲区
黄石市: 黄石港 西塞山 陆区 铁山区 冶市 阳新县
襄樊市: 襄城区 樊城区 襄阳区 河口 枣阳市 宜城市 南漳县 谷城县 保康县
十堰市: 茅箭区 张湾区 丹江口 郧 县 郧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房 县
荆州市: 沙市区 荆州区 石首市 洪湖市 松滋市 公安县 监利县 江陵县
宜昌市: 西陵区 伍家岗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 宜都市 阳市 枝江市 远安县 兴山县 秭归县 阳自治县 五峰自治县
荆门市: 东宝区 掇刀区 钟祥市 京山县 沙洋县
鄂州市: 鄂城区 梁湖 华容区
孝市: 孝南区 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孝昌县 悟县 云梦县
黄冈市: 黄州区 麻城市 武穴市 团风县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浠水县 蕲春县 黄梅县
咸宁市: 咸安区 赤壁市 嘉鱼县 通城县 崇阳县 通山县
随州市: 曾都区 广水市
恩施州: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 巴东县 宣恩县 咸丰县 凤县 鹤峰县
省直辖: 仙桃市 潜江市 门市 神农架林区
第4个回答  2020-01-31

湖北省下辖12个地级市(其中一个副省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共有25个县级市、3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常住人口5917万人。201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828.31亿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