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鱼病的发生?

如题所述

由于鱼类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抗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是环境、鱼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疾病的预防中应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具体包括:
(1)彻底清池:清池包括清除池底污泥和池塘消毒两个内容。育苗池、养成池、暂养池或越冬池在放养前都应清池。育苗池和越冬池一般都用水泥建成。新水泥池在使用前一个月左右就应灌满清洁的水,浸出水泥中的有毒物质,浸泡期间应隔几天换一次水,反复浸洗几次以后才能使用。已用过的水泥池,在再次使用前只要彻底洗刷,清除池底和池壁污物后,再用1/10000 左右的高锰酸钾或漂粉精等含氯消毒剂溶液消毒,最后用清洁水冲洗,就可灌水使用。经过一个养殖周期的池塘,因在底泥中沉积有大量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质,形成厚厚的一层黑色污泥,这些有机质腐烂分解后,不仅消耗溶解氧、产生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而且成为许多种病原体滋生基地,因此应当在养殖的空闲季节即冬或春季将池水排干,将污泥尽可能地挖掉。放养前再用药物消毒。消毒时应在池底留有少量水,盖过池底即可,然后用漂粉精20~30克/米3或漂白粉50~80克/米3,或生石灰400克/米3,溶于水中后均匀泼洒全池,过1~2天后灌入新水,再过3~5天后就可放养。
(2)保持适宜的水深和优良的水质及水色:①水深的调节:在养殖的前期,因为养殖动物个体较小,水温较低,池水以浅些为好,有利于水温回升和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后随着养殖动物个体长大和水温上升,应逐渐加深池水,到夏秋高温季节水深最好达1.5米以上;②水色的调节:水色以淡黄色、淡褐色、黄绿色为好,这些水色一般以硅藻为主。淡绿色或绿色以绿藻为主,也还适宜。如果水色变为蓝绿、暗绿,则蓝藻较多;水色为红色可能甲藻占优势;黑褐色,则溶解或悬浮的有机物质过多,这些水色对养殖动物都不利。透明度的大小,主要说明浮游生物数量的多少,以40~50厘米为好;③换水:是保持优良水质和水色的最好办法,但要适时适量才有利于鱼类的健康和生长。当水色优良、透明度适宜时,可暂不换水或少量换水。在水色不良或透明度很低时,或养殖动物患病时,则应多换水、勤换水。
(3)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放养的种苗应体色正常,健壮活泼。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水质和饵料状况、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等,决定适当密度,切勿过密。
(4)饵料应质优量适:质优是指饵料及其原料绝对不能发霉变质,饵料的营养成分要全,特别不能缺乏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量适是指每天的投饵量要适宜,每天的投喂量要分多次投喂。
(5)改善生态环境:人为改善池塘中的生物群落,使之有利于水质的净化,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抑制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在养殖水体中使用水质改良剂,益生菌、光合细菌等。
(6)细心操作:在对养殖鱼类捕捞、搬运及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细心操作,不使鱼类受伤,因为受伤的个体最容易感染细菌。
(7)加强日常管理防止病原传播:①对生病的和带有病原的动物要进行隔离;②在生病的池塘中用过的工具应当用较大浓度的漂白粉、硫酸铜或高锰酸钾等溶液消毒,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干,然后才能用于其他池塘。有条件的也可以在生病池塘中设专用工具;③病死或已无可救药的鱼,应及时捞出并深埋他处或销毁,切勿丢弃在池塘岸边或水源附近,以免被鸟兽或雨水带入养殖水体中;④已发现有疾病的鱼在治愈以前不应向外移殖。
(8)药物预防:水产养殖动物在运输之前或运到之后,最好先用适当的药物将体表携带的病原杀灭,然后放养。一般的方法是在8克/米3的硫酸铜或10克/米3的漂白粉或20克/米3的高锰酸钾等溶液内浸洗15~30分钟,然后放养。在饲养动物的池塘中,于生病季节到来时,针对某种常发疾病定期投喂药饵或全池泼洒药物也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9)人工免疫:对一些经常发生的危害严重的病毒性及细菌性疾病,可做成人工疫苗,用口服、浸洗或注射等方法免疫接种,让鱼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增强鱼体对特定性疾病的抵抗能力,如草鱼在接种草鱼出血病灭活苗后将产生较强的抵抗能力,降低草鱼出血病的发病率。
(10)选育抗病力强的种苗:利用某些养殖品种或群体对某种疾病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力的原理,选择和培育抗病力强的苗种作为放养对象,可以达到防止该种疾病的目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从生病池塘中选择始终未受感染的或已被感染但很快又痊愈了的个体,进行培养并作为繁殖用的亲体,因为这些动物的本身及其后代一般都具有了免疫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