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如题所述

一、可以建立几何的概念

标准的积木玩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宝宝在摆弄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积木的大小、形状、比例、粗细、高矮等属性,这就是宝宝初知几何的启蒙点。

二、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积木也是一样,他就像文字一样,组合起来各种各样的语句就呈现出来了。通过积木的搭配,可以让孩子的造型能力得以锻炼,并且还可以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

三、可以培养宝宝的手眼脑协调搭配能力

宝宝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会先去想怎么个搭法,其次会用到手眼的协调能力,搭积木本身就是一件细心的工作,所以在搭建一幢大楼的时候,需要几十块的积木组合起来,这是培养宝宝动手能力的很好的一种方式。

家长在搭积木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按照积木的说明书的搭法去搭,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只要他玩的开心都可以。不同的玩法,可以培养出不同方面的能力,按部就班的搭积木,可以模仿孩子的观察力、模仿能力和注意力;任意搭建可以让孩子享受自由的实施自己想法的快乐。

扩展资料:

“手巧”代表手指精细活动技能突出,“心灵”代表头脑聪慧,手指灵巧性是大脑皮层成熟度的重要体现,所以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手的精细活动技能发育从出生开始,功能性活动在4个月左右建立,手部的基本技能掌握在10个月左右完成。其中,4个月开始以全手握的方式主动抓物,6个月后逐渐转为拇指、食指、中指三指为主的桡侧(医学方位词,指靠拇指一侧)抓握,10个月时开始用拇指和食指指尖捏物体。

手部精细活动技能的发育对婴幼儿认知及智力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家长应积极关注婴幼儿的手功能发育水平,尽早发现及干预落后的手部精细活动技能,才能使宝宝心灵手巧。

对于发育迟缓的婴幼儿,不同月龄干预方法不同,比如4个月的婴儿,家长需要用新鲜玩具触碰其手指,诱导主动抓物,随着手功能改善,逐步使用双耳杯加强对称性训练,然后过渡到用桡侧握积木,最后进行捡豆子等手功能训练。

另外,家长日常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手部动作。1~2岁,需要鼓励宝宝做搭积木、拧瓶盖、穿珠子、涂鸦、瓶中取放小球等游戏,促进手功能协调发展。

3~4岁,可以进行系(解)纽扣、使用筷子等训练。5~6岁,训练使用筷子夹花生米、用笔模仿写字、用剪刀剪规定形状、解(系)鞋带等活动,使手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积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搭积木用筷子训练协调发展 让宝宝心灵手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促进宝宝视觉和触觉的发展,提高宝宝的认知,尤其是搭积木的初期,一岁多至两岁的时期,通过眼睛看到的和手中摸到的,会让宝宝对硬度、大小、形状有初步的认知,待到三岁左右,宝宝便可以很清楚的用语言表达颜色、形状等认知了。

搭积木的初期,可以很好的锻炼宝宝的手部的精细动作,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手、眼、大脑协调能力。

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怎么搭?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搭什么,则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成人的世界里,你会把毛巾搭成带有翅膀的天使状吗?

在幼儿一岁多时,爸爸妈妈陪宝宝一起搭积木可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毕竟这时候独自搭积木的可能性比较小,搭建结束后,大家一起整理到收纳箱内,养成宝宝的生活好习惯。

在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渐渐放手让宝宝独自搭积木,能够很好地培养宝宝的专注力,专注力可是宝宝成长的关键因素哦!


在宝宝三岁左右的时候,如果宝宝有兴趣,送宝宝去专门的“积木班”,除了接受专业的训练完,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宝宝与社会接触沟通能力,建立很好的规则感。


搭积木的过程,也是培养宝宝独立意识的良好开端哦!

第2个回答  2020-09-19

促进宝宝视觉和触觉的发展,提高宝宝的认知,尤其是搭积木的初期,一岁多至两岁的时期,通过眼睛看到的和手中摸到的,会让宝宝对硬度、大小、形状有初步的认知,待到三岁左右,宝宝便可以很清楚的用语言表达颜色、形状等认知了。

搭积木的初期,可以很好的锻炼宝宝的手部的精细动作,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手、眼、大脑协调能力。

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怎么搭?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搭什么,则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成人的世界里,你会把毛巾搭成带有翅膀的天使状吗?

在幼儿一岁多时,爸爸妈妈陪宝宝一起搭积木可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毕竟这时候独自搭积木的可能性比较小,搭建结束后,大家一起整理到收纳箱内,养成宝宝的生活好习惯。

在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渐渐放手让宝宝独自搭积木,能够很好地培养宝宝的专注力,专注力可是宝宝成长的关键因素哦!


在宝宝三岁左右的时候,如果宝宝有兴趣,送宝宝去专门的“积木班”,除了接受专业的训练完,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宝宝与社会接触沟通能力,建立很好的规则感。


搭积木的过程,也是培养宝宝独立意识的良好开端哦!

第3个回答  2018-02-01
三到六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这时候儿童对自我和世界的好奇心最为强烈。建构区立足儿童的成长,立项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前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借助建构区游戏提升幼儿社会性的实践研究》,根据此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儿童社会性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专门研发了符合该年龄阶段儿童爱好与需要的课程。此课程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8个主题,与幼儿园现行的主题课程密切关联,相辅相成。课程紧紧围绕儿童当前的学习与发展需要,从建构能力、社会性发展、思维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来启发儿童的潜能,使儿童获得多方位发展。
第一部分:建构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理解是他们主动建构的,而结构游戏是他们进行建构的有力工具。不管从幼儿身心发展还是教育功能来看,结构游戏都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结构游戏在幼儿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结构游戏与幼儿身体发展的关系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不停的进行物体的操作拼搭动作(排列、组合、接插等),这为幼儿感知运动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例如,搭建中小型积木、积塑等结构游戏材料能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手的精细动作,锻炼手部小肌肉群,而小肌肉群的协调为幼儿以后书法写作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操作大型的结构游戏材料则可以锻炼大肌肉运动的协调发展,幼儿在搬运大型的结构游戏材料时可以感受到身体重心的变化,锻炼携物行走的能力;户外的活动如玩沙、水、雪等游戏活动,可以使幼儿更多的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的肌肉、骨骼以及关节的灵活与协调,使幼儿的全身都得到活动。
二、结构游戏对幼儿语言学习的作用
结构游戏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在某些环节结构游戏比其他游戏更能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评价环节,幼儿首先需要组织整理语言对自己的建构作品进行描述,幼儿需要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力和组织能力,这样才能使其他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更熟悉更赞赏;其次,幼儿还需要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幼儿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是基于倾听的基础之上的,在幼儿理解别人的表述之后进行评价,对幼儿语言表达的适当性及准确性的提高作用是明显的。
三、结构游戏对幼儿社会学习的意义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不仅表达着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而且通过自己创造出的物体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拓展着丰富的游戏情节,有助于深化他们对社会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在游戏中,通过共同使用结构材料和共同建构结构作品,可以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些有利于幼儿社会规则的掌握,可以促进幼儿分享、合作、协商、谦让、轮流等良好社会行为的养成。幼儿对自己的结构作品满意,容易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结构游戏对幼儿科学学习的作用
结构游戏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大小、形状、高度、长度、宽度、面积和体积等特性与幼儿的数学学习密切相关。刘焱认为,通过结构游戏,可以使幼儿获得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状、高度、长度、面积、体积、角、相同/不相同、相等/不相等、对称/不对称等概念和关系的最初体验。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需要认识材料的特性,需要根据大小、颜色、形状进行比较和分类,需要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力的相互作用等,这些都可以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
五、结构游戏与幼儿审美能力的关系
结构游戏是一种造型艺术活动,幼儿就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工作,通过他们的建构作品来反映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整合和表达着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理解,表现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幼儿在结构游戏中,从单个物体的造型到整体的设计,从色彩的搭配到比例的协调,从注意美观大方到切实可用,无不表现着幼儿美的创造力和感受力。

第二部分:走进建构区游戏
一、建构区的特点:
1.建构区的灵活性
建构区玩具设计秉持一种理念: 每一个积木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与普通积木玩具相比,骏达隆不同套装的每一块积木都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而且样式丰富,能很好地支持幼儿表达心中所想,每一个想法均可以通过积木的搭建实现,并不会出现活动材料限制幼儿的活动。建构区变化性大、可塑性强,又具备颇多的替补功能,它们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虽然单个零件的大小形状是被限制的,但是在拼的过程中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结果。
2.建构区的创造性
愈是简单的东西愈能给孩子宽广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空间,建构区就是一样简单却又独特的东西,其无接点的组合方式,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把玩拆组,组建的造型隐含点、线、面、圆及矩形,加上无限角度的结合方式,几乎幼儿可以想象到的东西,都可以用它来制作。建构区提供了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它们的不同组合,能带来不同的建构造型和建构体验,能充分支持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建构区还能任意组合与其他游戏相结合,玩出各种新颖的花样来。无论是在哪个领域似乎它都能很完美地融入。
3.建构区的系统性
建构区的设计不断追求变化与创新,密切关注使用对象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使其玩具具有较好地针对性。既有适合低幼儿童的大颗粒积木,也有适合6岁以上儿童的小颗粒积木。在此基础上,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线索,建构区大多是以套装的形式出现,例如有“家奇学堂”、“时尚公主”、“开心动物园”等套装组合,这些都说明建构区玩具具有成系统的特点。
4.建构区的教育性
玩具是操作活动的客体,能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发生学习作用,产生学习价值和教育价值。建构区玩具始终考虑该套玩具的设计被用于建构活动时所能彰显的教育功能。建构区玩具活动显著特点之一是“做中学”,即在实践中学习,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 通过各种感知觉获得信息,主要依靠第一信号系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运用直观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进行操作、探索、感知、体验并接受知识内容,发现知识现象,初步发现规律、运用知识、迁移知识。例如: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既有建构活动,又有语言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充分挖掘了建构区的教育价值,使其功能不再停留于建构,而是向多个学习领域延伸。
二、建构区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幼儿对玩具有与生俱来的依恋,进行积极性的玩耍,进而发展健康的情感。建构区游戏动中,无论是个别建构还是合作建构,对其交往能力、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均有要求: 学会合作协商、与同伴友好相处、与老师及时沟通、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劳动成果、轮流享用玩具、材料用完后归放原处; 当有纠纷发生时,要学习控制白己,妥善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时,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有发现问题时的惊叹,有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有主动行为的意识,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由此可见,建构区游戏的开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具有积极的效应和作用。
每个孩子的行为、兴趣爱好、才能各有特点,然而喜欢游戏又是他们的共性,对于幼儿表现出的个性特点,建构区游戏不仅能满足其个性需求,还能对不良个性特点进行改善。例如有的幼儿好动、坐不住,我们就支持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做一些需长时间才能完成、有挑战性的搭建活动;对于那些不自信、不爱与同伴交往的幼儿,在建构区游戏中,引导幼儿开展小组活动,并安排其担任主要角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3
搭积木的初期,可以很好的锻炼宝宝的手部的精细动作,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手、眼、大脑协调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