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如题所述

1、概念不一样

外毒素(exotoxin)是细菌毒素的一种。是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对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

2、产生菌不一样

外毒素: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

内毒素: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少数为革兰氏阳性(如苏云金芽孢杆菌)。

3、毒性作用不一样

外毒素:强,对组织细胞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内毒素:较弱,各种类的毒性效应相似,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等。

扩展资料:

外毒素的特征:

1、均为蛋白质

大多数外毒素蛋白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素的毒性部分,决定毒素的致病作用。B亚单位无致病作用,是介导外毒素分子与宿主细胞结合的部分,具有对靶细胞的亲和性。

2、选择性

外毒素对组织器官具有选择作用,通过与特定靶组织器官的受体结合,直接或进入细胞后引起特征性的病变。

3、理化特性

绝大多数外毒素不耐热,对化学因素也不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毒素

百度百科-外毒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5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有:

1、存在部位不同:外毒素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内毒素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菌体崩解后释出。

2、细菌种类不同:外毒素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 ,革兰氏阴性菌多见; 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内毒素为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毒性主要为类脂)。

3、稳定性不同:外毒素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内毒素耐热,60℃耐受数小时。

4、毒性作用不同:外毒素的毒性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以ug计量)。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引起宿主发热反应。抑制蛋白质合成,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紊乱水盐代谢等。

内毒素的毒性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外毒素为大。各种细菌内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血症、施瓦兹曼现象等 

5、抗原性不同:外毒素的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霉,仍有较强的抗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内毒素是刺激机体对多糖成分产生抗体,不形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

参考资料:

内毒素-百度百科

外毒素-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外毒素 内毒素

存在部位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 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份,菌体崩解后释出

细菌种类 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 革兰氏阴性菌多见

化学组成 蛋白质 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

稳定性 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 耐热,60℃耐受数小时

毒性作用 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 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外毒素为大

抗原性 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 刺激机体对多糖成份产生抗体,不形成抗毒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11
💡产生方式
外毒素 活菌分泌
内毒素 菌体裂解后释放
💡存在部位
外毒素 由活菌分泌,少数为细菌裂解后释出
内毒素 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外毒素 蛋白质
内毒素 脂多糖
💡来源
外毒素 部分G+菌及部分G-菌
内毒素 G-菌
💡稳定性
外毒素 不稳定 60℃以上能迅速破坏
内毒素 耐热 160℃,2到4小时才被破坏
💡毒性作用
外毒素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表现
内毒素 较弱,各种细菌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抗原性
外毒素 强,甲醛脱毒处理成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内毒素 弱,甲醛脱毒处理不形成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中和作用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