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如题所述

你好,家长朋友。要孩子热爱学习,对学习有兴趣,肯定要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开始哦。好奇心代表喜爱接触新事物,当一个人对新事物接触的越多,他就会越想知道更多;想知道更多,正是学习的动力来源。
其实,倒不是先从孩子管起,应该先审视父母本身。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父母对策:
1、首先,审视我们自己。很多时候父母都不鼓励、甚至压抑子女的好奇心。家长带孩子上街时,他可能会指东指西叫他们看,但通常也会多加一句:“不过,不要看太久啊。”更有甚者,还会说:“别大惊小怪的,有什么好看的”。有时,孩子观察事物时,父母又会加以阻挠。孩子之所以问完父母第一条问题后,便不再问第二条,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不喜欢他们追问下去,但其实发问正是学习动力之源;
2、身为父母的不只不应该压抑子女的好奇心、禁止子女发问,反而要鼓励他们;因为长大后,他就不一定想要知道那么多了。父母也应该多带游历,让他们多接触新事物,并告诉他们,他们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解决;
3、跟孩子一起寻找问题,一起寻找资源解决。当大家都对一个问题束手无策时,可以引导孩子跟你一起去想办法解决,比如演算、去图书馆、查资料、问有关的人、求助与互联网等等。这些都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并然孩子把这样的习惯和态度迁移进他们的学习当中去。当然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个有高度好奇心、很爱发问的人,那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了。
4、许多事实证明了,小时候培养的兴趣往往为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有些做父母的对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定”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这样往往会延误孩子的发展;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他们现有的兴趣爱好开始着手引导;
5、要以身作则。如果父母本身是一个不会问人、不爱寻求答案的人,子女对某件事物有兴趣的经验一定不会丰富,向人发问也不会超过两个问题,对学习知识也不会感兴趣。所以“以身作则”真的很重要,而“以身作则”集中反映在父母对“错误”的态度上。父母有没有“知道什么是对”、“错了不要紧,问问吧”或“重头再来吧”……这些观念最重要,而不是死要面子、永不认错、只懂虚张声势;
6、审视“自己是否是那种子女一做错事,就马上要‘升堂’的父母?”有九成父母对子女成绩表上的不及格、六七十分都异常紧张,每当子女领回考卷、成绩单时,就会厉声问 道:“多少分呀?”这样,子女不是反过来安慰父母,就是掩饰他的低分,二者最终都只会导致学习动力下降;对孩子表现出适当的理解,帮助他们一起来寻找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孩子一起练习,才是最终的解决问题之道。
祝福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4
您好,我是学生的家长。如今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活泼,学习成绩又好。要孩子在学习上有好的成绩,首先要激发、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怎样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确是一个难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要使孩子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加信心。例如有的孩子语文好、数学差,做功课时让他先做语文,而后才做数学,做数学时也是先让做简易的题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他的信心,使之获得成功的乐趣。如果程序相反了,不但数学没有做好,连语文也难以做好,一旦灰心失望,所带给孩子的刺激将会影响他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其次要鼓励表扬他每一点学习上的进步,不要过多地批评。做功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中间要有休息。 要不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也是给我孩子补习的平盟王老师建议的。周末节假日带他们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或是绘画、美术展览等。 培养孩子独自完成作业的能力、鼓励他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要养成孩子的依赖性,要让他明白做功课是他应做的事。 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或是逼得太紧,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其效果适得其反。 如果家里住房条件允许的话,不妨给孩子空出一个房间作为他学习的地方,或是在房间设一个角,放他自用的书桌和椅子,布置成一个读书角,这个角落是“他的”时,孩子有了自己学习的天地,他每天在那里做功课、读书,就会更专心,更爱学习。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父母要树立榜样。父母爱学习,喜欢读书,对孩子是一个无形的影响力,会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第2个回答  2010-11-23
让他了解学习好会获得什么.
第3个回答  2010-11-23
学习电脑游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