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童入学需要什么礼仪

如题所述

古代学童入学需要正衣冠、拜师礼、净手净心、开笔礼等礼仪。

1、正衣冠: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希望学童们整理衣冠端庄,收心养性用心学习。

2、拜师礼: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

3、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这个步骤寓意着净手净心,去除杂念,希望学生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4、开笔礼:

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这是开学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等步骤。在这个步骤中,先生会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颗红痣,“痣”与“智”谐音,寓意学生从此开启智慧,眼明心亮,日后学习一点通。

古代学童入学传统习俗:

1、贽见礼:

在古代,学童入学后,家长要准备一些礼物送给先生,以表达对先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这个礼物可以是绸缎、茶叶、银钱等,心意到了就可。

2、祭拜先师:

在古代学童入学后,要进行祭拜先师的仪式。这个仪式是为了向孔子等先师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是为了祈求先师的庇佑和保佑。

3、贴对联:

在古代学堂中,常常会在门口贴上对联,以示欢迎和祝福。对联的内容一般是激励学习的诗句或名言,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

4、放鞭炮:

在古代学童入学时,人们会燃放鞭炮来驱逐邪恶和不祥之气,同时表达对学童未来学业顺利的祝福。

5、敲锣打鼓:

在古代学童入学时,人们会敲锣打鼓来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这个习俗现在仍然在一些地方保留着。

6、守学堂:

在古代学童入学后,家长要守在学堂门口等待放学,以示对学童的关心和关注。这个习俗现在很少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