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效应又称为什么

如题所述

糖果效应又称为延迟满足效应。

糖果效应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弃较小的满足。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也被称作为“延迟满足效应”。

有心理研究人员找到了10位喜欢吃糖果的儿童,在他们面前放上好吃的糖果,要求他们尽量忍住不吃面前的糖果。如果等实验人员回来再吃,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如果没有忍住则没有奖励。

实验过程中,有大部分孩子都忍不住吃掉了面前的糖果,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孩子忍到了实验人员回来。

糖果效应的来源:

著名心理学家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桌上放两块糖,如果谁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糖就给谁。但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每个孩子都想得两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分钟。

而要想马上吃到嘴里,又只能吃一块。实验结果:2/3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分钟得两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闭起来傻等,以抵制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

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那20分钟。1/3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