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情感性的表现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是最基本、最首要的特征。它指的是语言能够生动地再现对象,使接收者产生可视、可闻、可触的形象性感受。这种形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学语言能够再现生活中有形有象的事物,例如叙事性作品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另一方面,它能够将生活中无形无象的思想情感形象化。例如,王朔将跳崖自杀描述为“尝尝自由落体的滋味”,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诗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二、文学语言的含蓄性与模糊性
文学语言的含蓄性和模糊性是指语言简练而意义丰富,能够激发读者的创造性想象。含蓄性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使读者感受到充实和回味。例如,元稹的《行宫》通过描绘宫花的寂寞红、白头宫女的闲坐,传达了宫女们对盛世衰败的落寞之情。模糊性则是指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反映事物的多因性和动态性。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同时也将人与植物融为一体,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文学语言的暗示性
文学语言的暗示性是指语言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它使用有限的语汇表达丰富的意象,语法结构不完整但意象强烈。暗示性语言如庾信的《哀江南赋》中的“长亭短亭”,以及古代诗词中对月亮和长亭的描写,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意境。
四、文学语言的情感性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是指语言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无论是抒情性作品还是叙事性作品,都能捕捉到作者情感活动的线索。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表达兄弟之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五、文学语言的内指性
文学语言的内指性是指它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它传达的是情感世界的真实,而非客观现实的真实。例如,诗句“不知明镜里,何处染秋霜”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六、文学语言的独创性
文学语言的独创性体现在它能够创造性地表达事物,使用新鲜、奇异的语言打破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例如,董华翱的《守望春天》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景象,使读者更容易产生诗意联想和想象,获得美的感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