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现首个中等质量黑洞?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是的,11月8日消息,美国和欧洲的天文学家日前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一个中等质量的黑洞。这是人类迄今探测到的首个中等质量黑洞。

这项由超过 1500 名研究人员参与的引力波探测研究显示,约 70 亿年前,质量分别为太阳的 66 倍和 85 倍的两个黑洞,在发生激烈碰撞后,形成了一个新的中等质量黑洞。

据悉,中等质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是理论上预测的一种黑洞,介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质量为太阳的 100 到 1000 倍。此次探测到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 142 倍。

扩展资料:

中等质量黑洞的起源: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方程,黑洞可以具有任意大小的质量,但是在宇宙中只有通过天体物理学过程才能制造出一定质量的黑洞:大质量恒星的崩溃是形成黑洞的一条主要途径,却也对黑洞质量设下了一些限制;

根据恒星演化学,来自恒星核心的光子与气体的向外压力会与向内推动的引力保持平衡,使恒星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一旦这两股力量失衡,恒星就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缩引发超新星爆炸,视恒星本身质量可能变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人类发现首个中等质量黑洞

第2个回答  2020-11-08
日前,美国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一个中等质量的黑洞。这项由超过1500名研究人员参与的引力波探测研究显示,约70亿年前,质量分别为太阳的66倍和85倍的两个黑洞,在发生激烈碰撞后,形成了一个新的中等质量黑洞。这也是人类迄今探测到的首个中等质量黑洞。
中等质量黑洞介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质量为太阳的100到1000倍。此次探测到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142倍。
研究黑洞,有助于人类了解宇宙的演变,并最终了解人类自身的起源。因此,这项重要发现,无疑也再次激发了人们对于黑洞,这个宇宙中最神秘天体的强烈好奇。
黑洞:吞噬一切 只要你靠近
说到黑洞,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起电影《星际穿越》。为了拯救人类,男主角义无反顾冲入那一团漆黑,最终掉落至接近奇点的五维空间,实现时空旅行。
既神秘又遥远,却很可能保有人类起源秘密的黑洞究竟是什么?
如果整个宇宙运行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那么黑洞就是场内目前已知的最强BOSS,其他玩家一旦靠近,立刻会被它无情吞噬,就连光都无法逃脱。
黑洞这个开挂的超能力是如何练就的?
研究显示,当一颗恒星持续衰老,核聚变反应的燃料和能量耗尽,再也无法支撑其外壳的巨大重量时,恒星就会向内部,自身的中心点快速无限坍塌,并形成一个强大的黑暗旋涡,扭曲周围时空,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却几乎无限大的星体——黑洞,而这个中心点就叫做奇点。
拿我们居住的地球来说,如果变成黑洞,那么直径12700多公里的地球,会把自己压缩成一分钱硬币大小。

八地望远镜联手拍摄 黑洞照片也“美颜”
众所周知,黑洞连光都能吞噬,那么这张照片又是如何拍摄的呢?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八个地方的亚毫米波、毫米波望远镜,共同组成一个口径达一万零五百公里、几乎接近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通过观测M87黑洞的吸积盘辐射出的电磁波信号,拍摄完成的。而且这还是一张美颜照片,科学家为照片中的黑洞涂上了象征希望与温暖的橙色。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国科大天文学教授 苟利军:黑洞是全黑的,通常意义下很难直接看到黑洞本身,我们需要有一些间接的方式,到目前为止,几乎大多数(都是使用)电磁波的这种探测方式。

在这个双星系统里,黑洞正在吞噬身旁的恒星,被撕裂恒星的气体在被吞噬前,会在旋涡外围加速旋转,形成一个环状圆盘,这就是吸积盘。而当黑暗旋涡吸入气体过多时,还没有被吸积的气体会顺着吸积盘的上下两轴被高速抛射出去,形成“宇宙火柱”,这就是喷流。

黑洞的吸积盘和喷流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各类电磁波,而这类电磁波被地球的望远镜捕获到,人类也就间接描绘出了黑洞的轮廓。
黑洞照片拍摄者:明年或发银河系黑洞照片
事实上,当年和M87星系黑洞一同被拍下来的,还有银河系中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约是太阳的430万倍,距离地球3400光年。这也是离地球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一睹它的真容呢?
在上海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也就是黑洞拍摄项目的负责人,谢普德·多尔曼给出了答案。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成员 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负责人 谢普德·多尔曼:我想对我们的领域来说,关于宇宙中心黑洞照片我们已经在进展中,最快可以在明年发布最初结果。当然困难也是很大的,我们在2017年观察到M87星系的黑洞,拍到的黑洞照片基本上是不动的,但是银河中心的黑洞是动态的,在一个晚上的时间可以看到很多围绕着黑洞轨道的光。
谢普德·多尔曼同时表示,他们并不满足于只是拍摄黑洞照片,未来将力争能够让人们看到黑洞的视频。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成员 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负责人 谢普德·多尔曼:我们未来的方向是打造影像,把我们看到的(黑洞)像电影一样播放出来,这是我们接下来十年要努力的方向。
银河系黑洞作为离我们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太阳系,甚至地球会在未来与这个宇宙大BOSS狭路相逢吗?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国科大天文学教授 苟利军:至少从目前来看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距离我们最近的黑洞,按照现在发现的,大约是距离我们3400光年。也就意味着,如果光要走3400年才能够抵达(地球),在非常遥远的距离之上,黑洞对太阳系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
穿越黑洞 能否全身而退?
万一有朝一日地球与黑洞短兵相接,结果又将如何?我们能像电影《星际穿越》男主角库珀那样全身而退吗?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成员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基普·索恩: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畅想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是一个理想化的黑洞,可以来来回回在黑洞中(穿梭)很多次。但在现实情况中,根据对奇点计算的了解,你是永远没有办法到达其他区域的,你只能到达奇点。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成员 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负责人 谢普德·多尔曼:我们也很乐意去研究这个光环的里面会是什么样,我认为它类似于一个“单程票”,这有点类似于哲学问题,你只知道现在,并不知道未来。
第3个回答  2020-11-08
日前,美国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一个中等质量的黑洞。这项由超过1500名研究人员参与的引力波探测研究显示,约70亿年前,质量分别为太阳的66倍和85倍的两个黑洞,在发生激烈碰撞后,形成了一个新的中等质量黑洞。这也是人类探测到的迄今首个中等质量黑洞。这一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142倍。

什么叫黑洞呢?

黑洞是科学上预言的一种天体。它只允许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不允许其中的物质和辐射脱离其边界,因此,人们只能通过引力作用来确定它的存在,所以这就被称为黑洞。

研究黑洞,有助于人类了解宇宙的演变,并最终了解人类自身的起源。因此,这项重要发现,无疑也再次激发了人们对于黑洞,这个宇宙中最神秘天体的好奇心。

黑洞里有什么呢?

“要知道黑洞里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有什么东西从视界里出来,并让我们用望远镜看到。对天文学家来说,要找到这样一个东西,最简单的就是光,不过黑洞质量太大了,连光都逃不了,因而我们无法获得任何信息。”格利森说:“你可以去黑洞看看,不过,一旦你进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研究显示,当一颗恒星持续衰老,核聚变反应的燃料和能量耗尽,再也无法支撑其外壳的巨大重量时,恒星就会向内部,自身的中心点快速无限坍塌,并形成一个强大的黑暗旋涡,扭曲周围时空,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却几乎无限大的星体——黑洞,而这个中心点就叫做奇点。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八个地方的亚毫米波、毫米波望远镜,共同组成一个口径达一万零五百公里、几乎接近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科大天文学教授苟利军:黑洞是全黑的,通常意义下很难直接看到黑洞本身,我们需要有一些间接的方式,到目前为止,几乎大多数(都是使用)电磁波的这种探测方式。

在这个双星系统里,黑洞正在吞噬身旁的恒星,被撕裂恒星的气体在被吞噬前,会在旋涡外围加速旋转,形成一个环状圆盘,这就是吸积盘。而当黑暗旋涡吸入气体过多时,还没有被吸积的气体会顺着吸积盘的上下两轴被高速抛射出去,形成“宇宙火柱”,这就是喷流。黑洞的吸积盘和喷流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各类电磁波,而这类电磁波被地球的望远镜捕获到,人类也就间接描绘出了黑洞的轮廓。

穿越黑洞能否全身而退?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成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畅想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是一个理想化的黑洞,可以来来回回在黑洞中(穿梭)很多次。但在现实情况中,根据对奇点计算的了解,你是永远没有办法到达其他区域的,你只能到达奇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