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风险有哪些?

如题所述

刷脸进社区、刷脸考勤、刷脸乘车、刷脸购物等,人脸识别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服务场景。尤其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管理场合开始采用非接触式的人脸识别应用来保障人员的出入安全。人脸识别系统方便,快捷,无接触的方式能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但是也带来诸多新的安全风险。

一、人脸被盗用仿冒风险

无数小区安装了刷脸门禁,住户进入小区刷脸就能进出,人脸识别门禁能把大部分陌生人阻隔在门外,可谓小区的一道防线。有网友反馈,小区的门禁识别精准度尚待提高,住户如果戴帽子、墨镜、化妆后则小区门禁无法识别,导致未能正常出入。此外也有网友反馈,所在小区的门禁安全性不高,使用住户人脸照片的仿真面具也可以正常通过。关于人脸仿冒的风险,2017年“3·15”晚会就做过演示。主持人在技术人员支持下,仅凭观众自拍照就现场“换脸”破解了“刷脸登录”认证系统。

二、遭遇虚假欺诈行为

很多公司采用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提升员工考勤率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新的安全隐患。2021年底,“考勤打卡神器”的新闻刷屏网络。就职于某保险公司的梁女士,每天无需到公司上班,通过屏蔽摄像头影像采集、拦截无线网络检测,并对GPS劫持,伪造虚假的LBS地理位置。在进行相关设置后,代理人输入自己的工号、上传照片,在家里就能完成每日打卡并拿到全勤奖。

三、敏感信息泄露风险。

人脸是重要的隐私信息,一旦信息出现泄露,不仅可能或者流向黑市被反复贩卖,更可能被不法分子进行用于诈骗。2019年2月,深圳“AI+安防”公司因人脸识别数据库缺乏保护导致数据泄露,致使超过250万人的人脸信息能被不受限制地访问。

四、总结

公共服务人脸识别应用遭遇的威胁攻击主要有三个层面:针对人脸识别系统或算法、针对承载人脸识别系统的设备、针对存储人脸识别存储数据的数据库和接口等。风险隐患是一个点,安全防护需要一个面。因此,在人脸识别的公共服务上,需要在多方面加强防护,提升整体安全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