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如题所述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现存的长城,修建于明代,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个省、市、自治区。

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其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统一前北方互相争斗的诸侯小国各自建造的长城衔接起来,形成穿山越岭的北方边界的屏障,长达5000多公里,是抵御来自北方蒙古大草原上游牧民族骑兵袭击的壁垒,也是秦始皇自身权力和荣耀的一个有利证明。

汉武帝也曾多次修筑长城,用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加强东西方交流,其长度达到了10000余公里。到明代,为防止前朝(元)残留势力南下,也不断修筑北方长城,全长达7300多公里,整个工程延续了200多年。在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统治者也不同程度地修筑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公里。因此,长城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所经地形极为复杂,根据地形又采用了不同的奇特结构,充分显示了华夏祖先的聪明才智,在世界古代工程史上可谓罕见。长城在重要道口、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立关城,即便于交通,又有利于防守。在墙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强台,用于左右射击。长城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敌楼,用于存放武器、粮食和士兵居住,战时用作掩体。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燧、烽火台,用于在敌人入侵时,举火燃烟,迅速传递信息。

城墙沿着山坡起伏延伸,穿过沙漠和沼泽。土制的墙以石头为地基,表面用砖块贴饰。从瞭望台上能看到烟雾信号,而在晚上利用篝火,这样消息能以罕见的速度横越全国。自修建以来,长城就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长城的守失关系着许多朝代的更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伴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役的发生,英雄人物云涌而出,大大丰富了这座亘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如战国时代的赵国名将李牧,后代为纪念其功绩,在雁门关修建了李牧祠以为纪念,至今其遗址尤存。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长城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在山海关还建有孟姜女庙,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1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 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连接和修缮了战国长城,开始有了万里长城之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4-05-25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