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意义何在?

如题所述

1.教会孩子学会面对挫折,树立自信心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生们在互相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起自己的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带自己去哪里玩了,给自己买了什么东西之类的话题。有些学生说起来眉飞色舞,有的则在一旁插不上话。如果家长经常与孩子保持密切沟通联系,经常与孩子互动,带着孩子一起完成诸如共同旅行、进行体育运动、休闲购物等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还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2.教会孩子学会心理调适,确保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包括孩子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一个优秀的学生至少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和创新的思维。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完善的人格。在人格养成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和睦的家庭、心平气和的交流环境等,有利于确保孩子身心健康。

3.教会孩子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的教育不仅要靠良好的学校教育,还需要优秀的家庭教育。孩子放学回家后,如果在进行课后复习以及课前预习时能够得到家长的指导和陪伴,相比于独自完成作业肯定是有很大的帮助。家长的学习举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对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4.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养成良好习惯


优秀的学习、生活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用一生。家庭教育在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孩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并且会有样学样,从小模仿。

5.教会孩子为人处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修炼的重要素养,具有正确的三观不仅对于个人是有益的,对于集体、社会和国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倡导孩子知错就改、诚实守信、学会感恩等,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

6.教会孩子学会抗压,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学习成绩好,但心理很脆弱是不少学生的一个共性问题。有的学生受不了一点挫折,经不起一点考验,遇到一点难题的时候要么选择放弃要么选择退缩。有的则在考试前十分焦虑,深怕自己考不好。这些都是孩子抗压力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强的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抗压能力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让要孩子学会面对困难、直面困难,带着孩子一起攻克困难,这对于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9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老舍的母亲要强、豪爽、硬朗;她最肯吃亏,从不跟人吵架,别人有求,凡是她能做到的,都是有求必应。老舍自小就继承了母亲的这些性格,好客、豪放、待人极端热忱。在重庆的时候,老舍的生活相当清贫,但是与老友相逢,即使卖了大褂,也要上一趟小馆,盛情款待。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时,没有地方,老舍出面去借;没有钱,老舍出面去募捐;有人被捕,老舍出面作保向国民党政府要人,千方百计地进行营救。

  老舍一生爱花,爱清洁,爱整齐,守秩序,这习惯也都是从他的母亲那里学来的。老舍家的小院里种着两棵枣树,还有几株石榴和夹竹桃。每天,母亲浇花,他帮着取水;母亲扫地,他帮着撮土。老舍把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直保持到成年和晚年。他一直自己动手收拾屋子,像母亲那样把茶壶、茶碗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是生命的教育。

  可见,父母教育子女,不仅仅需要语言训诫、勉励,行动也至关重要。为人父母者,应该像老舍的母亲那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教育下一代。
相似回答